“四大檢察”“十大業務”,檢察工作迎來新格局

檢察日報


“四大檢察”“十大業務”,檢察工作迎來新格局

——“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進法律監督工作實現新發展”系列述評之一姜洪


編者按 今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各項檢察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本報從今日起刊發“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進法律監督工作實現新發展”系列述評,展現檢察機關在全面依法治國中擔當作為、忠誠履職的新作風、新面貌,敬請關注。

“更好發揮人民檢察院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各項檢察職能,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更高水平司法保障,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3月1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四大檢察”寫進全國人大決議,前所未有。

更好發揮“四大檢察”職能,既是檢察機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具體體現,也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2019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持續踐行“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檢察工作總體要求,牢牢把握“穩進、落實、提升”的2019年檢察工作主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四大檢察”“十大業務”檢察工作新格局已基本形成,各項法律監督工作穩步推進,展現出自信自強的嶄新面貌。

人民群眾司法新需求,催生“四大檢察”新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有了更高層次的需求。

對於檢察機關來說,人民群眾的這些新需求,不僅涉及到刑事檢察,也更多地涉及到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最高檢新一屆黨組審時度勢,清醒認識到這個新態勢,以反貪職能轉隸為契機,以內設機構改革為突破口,著力破解“重刑輕民”,提出刑事檢察、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大目標。

國務院新聞辦2019年首場新聞發佈會,最高檢成為“主角”——最高檢內設機構迎來“重塑性”變革,新設十大檢察廳,這一重磅新聞立即成為關注焦點。

這次新聞發佈會同時也創造了另一個“第一次”——最高檢檢察長出席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這在最高檢歷史上也是首次。

張軍檢察長在發佈會上介紹,最高檢按照案件類型重新組建專業化刑事辦案機構,分別設立第一檢察廳、第二檢察廳、第三檢察廳、第四檢察廳,實行捕訴一體辦案機制。設立分別負責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工作的第六檢察廳和第七檢察廳,專設負責公益訴訟檢察的第八檢察廳、負責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第九檢察廳,將控告檢察廳、申訴檢察廳合併設立第十檢察廳,將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14個罪名案件的偵查職責劃入第五檢察廳。

至此,“十大檢察廳”嶄新亮相,“十大業務”板塊也正式確立。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總體佈局實現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並行發展的態勢。

數字最能說明問題——僅以公益訴訟為例,2018年1月至12月,全國檢察機關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1萬餘件。作為新賦予檢察機關的職權,公益訴訟辦案數量的“爆發”,為建立“四大檢察”新格局的必要性提供了有力的註腳。

公益訴訟案件大部分集中在生態環境、社會建設等方面,契合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要求。而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嚴格執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對於檢察機關而言,嚴格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實現刑事檢察、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破題”只是第一步,落實落地是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法系統要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進展,加快構建優化協同高效的政法機構職能體系。要推進政法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優化職能配置、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讓運行更加順暢高效。

最高檢黨組清醒地認識到,對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實現“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現在只是剛剛“破題”,後面的落實落地才是關鍵。

在2019年初召開的全國檢察長會議上,張軍檢察長對“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

——做優刑事檢察工作,突出專業化。通過完善辦案機制,把捕訴一體在辦案質量和效率方面的優勢發揮出來。

——做強民事檢察工作,在“深”字上做文章。進一步拓寬思路、積極作為,將民事檢察工作做得更實更富成效。

——做實行政檢察工作。要做到精準,抓好典型性、引領性案件的監督,做一件成一件、成一件影響一片,爭取雙贏多贏共贏效果。

——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加大工作力度。要把握規律、發現問題,與法院和有關行政執法部門進一步加強銜接。

落實這些新要求,必須層層傳導壓力。督辦、督查、壓責……最高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各項重大舉措、改革部署在四級檢察機關的推進。

3月28日至29日,張軍檢察長在江西贛州考察調研時,對革命老區檢察機關辦案工作格外重視,每到一個檢察院都詢問辦案情況,並現場查閱案卷,涵蓋“四大檢察”。案卷是最真實的工作展示,調研組對案卷中存在的問題都一一當面指了出來。

在最高檢,無論是院領導還是廳級單位負責人,只要到基層調研,找問題、抓落實,少談以往的成績、多講真實問題,已經成為“規定動作”。閱卷作為重要一環,每次都讓基層檢察機關如臨“大考”,格外緊張。

4月9日,2019年最高檢領導幹部業務講座開講,張軍檢察長講授第一課,從更新辦案理念、檢察官的主導責任、加強檢察理論研究、構建新時代檢察業務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四個方面,對推進“四大檢察”“十大業務”提出了具體細緻的要求。

6月27日,張軍檢察長在為全體檢察人員講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黨課時要求,把“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做精做細,“辦實事、求極致、解難題、葆本色”,更好地為黨分憂、為民解難,更好地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

這些新理念新要求,進一步豐富了“四大檢察”“十大業務”的實踐內涵,為全國各級檢察機關指明瞭方向,注入了動能,壓實了責任。

補短板強弱項,著力推進“四大檢察”穩步發展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著力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推進法治專門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提高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

對標對錶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要求,檢察機關差距不小。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檢察業務工作中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為補短板強弱項,檢察機關採取了一系列務實舉措。

民事、行政檢察一直是檢察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怎麼辦?藉助“外腦”優化強化民行監督。

2018年7月29日,最高檢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案件專家委員會成立暨第一次專家論證會在北京召開,由103名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將在幫助檢察機關提升專業能力、提高工作水平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專家委員會成立後,已經參與多起案件的論證工作,民事、行政檢察官也從中提升了自己。各省級檢察院、市級檢察院也同步落實了這一制度。

為借“外腦”,檢察機關還積極探索與法院、公安機關和行政執法機關互派幹部交流掛職等方式。

內外兼修,方能事半功倍。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幕:最高檢領導在各種工作場合大力推介“檢答網”。因為在這裡,很多涉及“四大檢察”的業務問題都能找到答案。如今,“檢答網”已成為檢察人提能力強素質的學習家園。

張軍檢察長多次強調,檢察工作是政治性極強的業務工作,也是業務性極強的政治工作。要把政治建設緊密結合檢察工作、檢察隊伍實際抓緊、落實。要下大氣力把政治和業務培訓高質量高標準力推到位,狠抓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建設,打造四個“鐵一般”檢察鐵軍。

今年6月以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檢察人再次鼓勁添力,補短板、強弱項,著力推進“四大檢察”,已成為全體檢察人的自覺行動。

2019年行程過半,回看這段征程,全國檢察機關把初心使命貫穿檢察工作全過程各環節,主動擔當作為,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按照“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路線圖”穩步推進各項檢察工作,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期中考試答卷”。

行百里者半九十,檢察人始終保持著清醒——檢察業務新格局確立之後,法律監督薄弱環節還未有效補強,民事檢察、行政檢察還沒有達到全面協調充分發展。“以追求極致的精神做好各項工作、提升辦案質量,把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落到實處。”全體檢察人牢記初心使命,正以更高標準自我加壓,繼續不懈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