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可能你所熟知的麻醉醫生就是在手術室內默默地忙碌著......

可能你遠遠想不到:亞丁灣護航、釣魚島巡航、血雨腥風的維和戰區他們無處不在,當然還有他們充滿熱情的生活、工作和學習。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和平的國內,他們抓緊一切時間這樣!

(照片均來自廣州市麻醉學年會)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勤奮好學的年青麻醉醫生們努力掌握麻醉科技最前沿,熱情高漲的學習氛圍!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努力學習心臟超聲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掌握經食道心臟超聲,麻醉手術中他們時刻了解患者的心臟功能狀態。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獻身做模特,示範如何從鎖骨部位把上肢給麻醉了!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如何從脖子上在超聲引導直視下把手臂麻醉了,這樣就可以做上肢的手術。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這是下肢神經麻醉方式,麻醉後可以做下肢的手術。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這是椎旁阻滯,就是從脊柱的神經出口打麻醉藥。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誨人不倦的阮祥才教授親自指導學生超聲技術。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非常嚴謹和認真。

側面:B超使麻醉醫生又多了一隻可透視的眼睛,他們抽自己的休息時間抓緊充電!轟轟烈烈的學習場面無不為麻醉醫生的職業、敬業精神所折服!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走出國門的麻醉醫生是另外一種場景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維和任務區,工作條件極其簡陋艱苦,他們努力工作,為顱腦外傷的難民做開顱手術的麻醉,患者還是位懷孕28周的孕婦。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為難民孕婦生產保駕護航,手術室內出生26名嬰兒。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見到可愛小朋友要抱一抱、逗一逗。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集體過一個生日。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和美女護士長合個影都是無比愜意的事情。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戰區緊張,風景優美也不忘拍張照片。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中國的步戰車就在手術室門外,莊嚴威武。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筆直的天線直入天際。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救治18名槍傷難民期間,保護部隊的蒙古軍人在周邊站崗執勤。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軍人的威嚴和霞光融為一體。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透過手術室往窗外,鐵哨的機槍正對二級醫院大門。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我們的步戰車、夜幕下的哨兵都時刻警惕著,戰區美景數不勝數。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有一天我拍到了日暈。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晚霞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烏雲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參天蘑菇其實只有10釐米高。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給教會學校的大學生們講課。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校長也來圍觀拍一張。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到教會醫院參觀,和志願者們合影留念。志願者們的精神和品格都很值得我們學習。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肯尼亞軍營參觀,最高長官(營長,中間便裝)親自迎接。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很嗨吧,大家都來一張。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熱情的肯尼亞營長給我們展示高爆反坦克彈,很是驕傲。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蒙古保護連要輪換了,美女軍醫兼翻譯來給我們道別,依依不捨的樣子,哈哈。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非洲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美化環境刻不容緩。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植樹便成了一大愛好。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創立了非洲獨特的“防曬網植樹法”(黑防曬網保護幼苗見上圖)。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維和任務期臨近結束,二級醫院手術室門前,同志們和芒果樹合影留念。非洲這塊熱土上留下了中國麻醉醫生的足跡。

親歷非洲之“沉默的醫生”

還留下了中國麻醉醫生最美好的願景!

作者:張新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麻醉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後,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麻醉學雜誌》麻醉科普工作組副組長,曾擔任麻醉軍醫赴南蘇丹維和獲聯合國“和平勳章”。

欲知更多麻醉學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麻醉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