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可能你所熟知的麻醉医生就是在手术室内默默地忙碌着......

可能你远远想不到:亚丁湾护航、钓鱼岛巡航、血雨腥风的维和战区他们无处不在,当然还有他们充满热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和平的国内,他们抓紧一切时间这样!

(照片均来自广州市麻醉学年会)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勤奋好学的年青麻醉医生们努力掌握麻醉科技最前沿,热情高涨的学习氛围!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努力学习心脏超声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掌握经食道心脏超声,麻醉手术中他们时刻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献身做模特,示范如何从锁骨部位把上肢给麻醉了!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如何从脖子上在超声引导直视下把手臂麻醉了,这样就可以做上肢的手术。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这是下肢神经麻醉方式,麻醉后可以做下肢的手术。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这是椎旁阻滞,就是从脊柱的神经出口打麻醉药。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诲人不倦的阮祥才教授亲自指导学生超声技术。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非常严谨和认真。

侧面:B超使麻醉医生又多了一只可透视的眼睛,他们抽自己的休息时间抓紧充电!轰轰烈烈的学习场面无不为麻醉医生的职业、敬业精神所折服!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走出国门的麻醉医生是另外一种场景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维和任务区,工作条件极其简陋艰苦,他们努力工作,为颅脑外伤的难民做开颅手术的麻醉,患者还是位怀孕28周的孕妇。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为难民孕妇生产保驾护航,手术室内出生26名婴儿。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见到可爱小朋友要抱一抱、逗一逗。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集体过一个生日。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和美女护士长合个影都是无比惬意的事情。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战区紧张,风景优美也不忘拍张照片。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中国的步战车就在手术室门外,庄严威武。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笔直的天线直入天际。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救治18名枪伤难民期间,保护部队的蒙古军人在周边站岗执勤。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军人的威严和霞光融为一体。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透过手术室往窗外,铁哨的机枪正对二级医院大门。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我们的步战车、夜幕下的哨兵都时刻警惕着,战区美景数不胜数。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有一天我拍到了日晕。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晚霞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乌云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参天蘑菇其实只有10厘米高。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给教会学校的大学生们讲课。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校长也来围观拍一张。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到教会医院参观,和志愿者们合影留念。志愿者们的精神和品格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肯尼亚军营参观,最高长官(营长,中间便装)亲自迎接。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很嗨吧,大家都来一张。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热情的肯尼亚营长给我们展示高爆反坦克弹,很是骄傲。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蒙古保护连要轮换了,美女军医兼翻译来给我们道别,依依不舍的样子,哈哈。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非洲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美化环境刻不容缓。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植树便成了一大爱好。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创立了非洲独特的“防晒网植树法”(黑防晒网保护幼苗见上图)。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维和任务期临近结束,二级医院手术室门前,同志们和芒果树合影留念。非洲这块热土上留下了中国麻醉医生的足迹。

亲历非洲之“沉默的医生”

还留下了中国麻醉医生最美好的愿景!

作者:张新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麻醉学杂志》麻醉科普工作组副组长,曾担任麻醉军医赴南苏丹维和获联合国“和平勋章”。

欲知更多麻醉学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麻醉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