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以詩詞為體裁的書法作品——韻味十足,美輪美奐

中國古今上下文人墨客,黎民百姓向來喜歡詩,有"詩國"之稱。世界沒有第二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對詩的普遍性、普及性那麼深廣,那麼專注。

原因有三:

一是中華民族以人類的智慧創造了漢字文化,全世界大多以拼音字為主。一切鑑賞詩詞的心得體會都是由漢字產生的;

二是中華民族的審美眼光與別國不同,在看宇宙的一切一切時有自己的審美觀。洋人看不出的美,我們能看出來,詩人以他特有的審美心靈與之相交匯才產生了詩;

三是中國詩人的表現方式、表現手法極為獨特。

以上三點組合起來才構成中華民族高水平、極為美妙的中華詩詞。


詩詞與書法的結合,韻味十足,美輪美奐,一起來欣賞我以唐代詩詞為體裁的三幅書法作品吧:


第一幅書法作品是唐代李商隱的《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1、行草書書法創作

我在這幅作品創作時採取行草書的特點,正文分為四列,縱式豎寫,規格尺寸為:100*50cm半熟宣紙,作品上下連貫,一氣呵成,線條粗細結合、墨色飽滿、用筆嫻熟、合規章法、筆法流暢。

行草書作品:【唐】李商隱《夜雨寄北》,作者:馮彬

欣賞以詩詞為體裁的書法作品——韻味十足,美輪美奐

行草書作品:【唐】李商隱《夜雨寄北》,作者:馮彬

2、詩詞鑑賞

開首點題,“君問歸期未有期”,讓人感到這是一首以詩代信的詩,詩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團聚,但因各種原因,願望一時還不能實現。首句流露出道出離別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詩人告訴妻子自己身居的環境和心情。秋山夜雨,總是喚起離人的愁思,詩人用這個寄人離思的景物來表達他對妻子的無限思念。回憶他們從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著自己的孤獨。

三、四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託在將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致蠟燭結出了蕊花。他們剪去蕊花,仍有敘不完的離情,言不盡重逢後的喜悅。

這首詩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此時的痛苦,與將來的喜悅交織一起,時空變換,

此詩語言樸素流暢,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複出現,令人迴腸蕩氣。“何當”緊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現了作者思歸的急切心情。


第二幅書法作品是唐代李白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1、行書書法創作

我在這幅作品創作時採取行書的特點,正文分為三列,縱式豎寫,規格尺寸為:100*50cm半熟宣紙,作品線條比較粗獷、書寫幹練,一氣呵成。用筆嫻熟、合規章法。

行書作品:【唐】李白《贈汪倫》,作者:馮彬

欣賞以詩詞為體裁的書法作品——韻味十足,美輪美奐

行書作品:【唐】李白《贈汪倫》,作者:馮彬

2、詩詞鑑賞

此詩是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後兩句先用“深千尺”讚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襯托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詩的兩句描寫的是送別的場面。“李白乘舟將欲行”是說詩人就要乘船離開桃花潭了。那種語言不假思索,順口流出,表現出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瀟灑神態。“忽聞岸上踏歌聲”,“忽聞”二字表明,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聲先聞,從那熱情爽朗的歌聲,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倫趕來送行了。這樣的送別,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

中國詩的傳統主張含蓄蘊藉。宋代詩論家嚴羽提出作詩四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補華也說詩“忌直貴曲”。然而,李白《贈汪倫》的表現特點是:坦率,直露,缺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贈汪倫》從詩人直呼自己的姓名開始,又以稱呼對方的名字作結,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脫,很有情味。


第三幅書法作品是唐代高適的《別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1、行書書法創作

我在這幅作品創作同樣採取行書的特點,正文分為三列,縱式豎寫,規格尺寸為:100*50cm半熟宣紙,作品線條比較粗獷、結字相對比較飄逸靈動,如:“愁前路”等詞句,書寫幹練,一氣呵成。

行書作品:【唐】高適《別董大二首其一》,作者:馮彬

欣賞以詩詞為體裁的書法作品——韻味十足,美輪美奐

行書作品:【唐】高適《別董大二首其一》,作者:馮彬

2、詩詞鑑賞

前兩句“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以其內心之真,寫別離心緒,故能深摯;以胸襟之闊,敘眼前景色,故能悲壯。落日黃雲,大野蒼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傷氣勢。高適於此自是作手。日暮黃昏,且又大雪紛飛,於北風狂吹中,唯見遙空斷雁,出沒寒雲,使人難禁日暮天寒、遊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淪落至此,幾使人無淚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為之甘心。這兩句以敘景而見內心之鬱積,雖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風雪之中,似聞山巔水涯有壯士長嘯。此處如不用盡氣力,則不能見下文轉折之妙,也不能見下文言辭之婉轉,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摯,別意之悽酸。

後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是對朋友的勸慰。話說得響亮而有力,於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鬥、去拼搏。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樸質而豪爽;又因其淪落,才以希望為慰藉。

高適的《別董大二首其一》送別詩中,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