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出租屋猝死:當夢想照進現實,請將在家辦公的美好進行到底

據南都報記者報道,4月7日下午,在深圳市龍崗街道一個小區的長租公寓裡,一名互聯網金融的從業者在出租屋內猝死。

根據和這名男子共同合租的人所提供信息瞭解到,他們住的這套150平方米的住宅,由一家長租公司經營打理,將其分隔成5個房間,並進行出租。死者在這裡住了快2年了,交流的不多,只聽他講過他是從事互聯網金融的,其他都不清楚。

男子在出租屋猝死:當夢想照進現實,請將在家辦公的美好進行到底

互聯網金融是近幾年來比較熱門的行業,收入頗豐,但是卻也是壓力相對比較大的。只要在網上搜索關於互聯網金融相關的信息,就能看到很多從業人員反饋關於這個行業壓力大的內容。

男子在出租屋猝死:當夢想照進現實,請將在家辦公的美好進行到底

北京市健康保障協會醫學專家於世北老師,曾經發布了一份“中國金融人士最新健康狀況報告”,通過收集了11000多個金融工作者的調查問卷,並結合相應的體檢報告,得出結果:金融業人士普遍存在著工作負荷重,過度勞累,以及精神壓力大,這些都是導致身體透支、過早猝死的誘因。

然而,做為原本就公認壓力巨大的行業,再加上疫情期間,不得不在家辦公,就更促進了悲劇的發生。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無聲的隕落了,令人嘆息!

近幾年由於互聯網產業的興起,讓越來越多的人實現了在家上班的夢想,宅在家裡創業、工作,足不出戶便可以知曉天下,加上快遞和外賣盛行,又能夠滿足在家裡的全部生活需求,節省了出去上班的交通成本,這樣的工作簡直太美好了。但是在享受自由和便利的同時,有很多弊端和風險也在悄然的出現,需得預防。

男子在出租屋猝死:當夢想照進現實,請將在家辦公的美好進行到底

一、缺乏積極氛圍,容易產生焦慮

剛開始實行在家辦公的時候,很多人還感覺到興高采烈,可以不用花幾個小時化妝、也無需登上擁擠的地鐵,一套睡衣就滿足了所有的衣著,便巴不得不用再出門去上班。

視頻開會、網絡打卡,雖然也在工作,但減少了身在職場的緊迫感和打了雞血的那份熱情。原本這些都是以前所期待的工作方式,可日子久了之後,卻發現整個人感覺有些沉悶,甚至偶爾還會莫名的產生孤獨感。人也變得極其敏感,時常猜測網絡那頭老闆的指令、同事的動機。

還有一些為人父母的就更難過了。我有個朋友,家裡有個上網課的孩子,每天她都盯著孩子上課,每次看到孩子上課不認真她就窩著一肚子的火,下課後就噼哩啪啦的把孩子訓導一頓。孩子不服氣要是和媽媽吵上兩句,她就心裡更不舒服,覺得孩子不聽話、不長進,又焦慮起孩子的未來,整個人都有些神經兮兮。

男子在出租屋猝死:當夢想照進現實,請將在家辦公的美好進行到底

二、工作效率低、作息不規律

溝通成本提高。原本當面幾分鐘就可以溝通解決的事情,現在可能要在微信上講半個小時還沒說清楚。實在不行那就召開個集體會議,可當把設備弄好、處理好掉線、調好音效後就花去了大半天的時間。然而這還並不能保證會議的質量,有一家大型電話會議研究中心調查說:在會議中有65%的人都在幹別的事情。

在家辦公的人要具備很強的自律性。面對著家裡的諸多“誘惑”,每一件都容易讓人淪陷,伴侶孩子的干擾,睡不夠的懶覺、追劇、逗寵等等。可耽誤掉的時間還是需要被找回來的,當天沒完成的工作,只能熬著夜再趕製完成,第二天又不想起床,作息時間一團亂。

男子在出租屋猝死:當夢想照進現實,請將在家辦公的美好進行到底

三、在家久了,小心“成人社交恐懼”

生活習慣更改。有些人以前可以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去打扮自己那張尊貴的臉,在家辦公後,清水芙蓉自然天成,反正沒有人看,每天洗把臉就已經很好了;有些人平時西裝革履、皮鞋鋥亮,在家辦公後鬍子可以幾天不刮、一身睡衣能穿好幾天;還有些人每天的生活只有吃飯、工作、睡覺,“小蠻腰”變成了“肉水桶”。

殊不知這樣的生活習慣正在不斷的讓我們變得邋遢。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稱之為21天效應。這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複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

男子在出租屋猝死:當夢想照進現實,請將在家辦公的美好進行到底

不管是什麼事情,只要從優秀變為普通,就會使人產生自卑的心理。加之人與之間的交流都是通過電話、微信,很少當面的互動。在越來越依賴了網絡溝通工具後,會讓人產生更加不想見面溝通的心理。“成人社交恐懼”也就這樣油然而生。


既然在家辦公這麼多弊端,那我們是否就不應該這樣做了呢?那並不是,種種的社會現象已經說明,在家辦公終將會成為未來的趨勢,所以我們一定要摒棄那些弊端,做好幾下幾點:

學會排解壓力,調整自己的情緒

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學教授雪莉·特克爾在《重拾交談》一書講到:“職場需要交談,見個面,聊一聊,喝杯酒,握握手,坐下來分享彼此的經驗。”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研究生瓦貝爾發現:面對面交談能促進效率的程度更高,並且還能減壓。

儘管是在家裡辦公,但是切勿把自己和人際關係交往隔離開,在家辦公不是杜絕社交!工作中的困惑或者是家庭中的煩惱,都是可以通過和朋友的交流而排解掉的。

除了與人傾訴以外,釋放壓力的方法還有很多,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例如:爬山登高向大山裡高聲呼喊、吃頓大餐讓自己的身體得以放鬆、做個SPA、練習瑜伽等等。

男子在出租屋猝死:當夢想照進現實,請將在家辦公的美好進行到底

加強運動,增強體質

我們眾所周知,這次疫情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84歲的戰“疫”總指揮鍾南山院士功不可沒。但是支撐他的除了不屈的精神力量,還有他那一身硬朗的身板。

鍾南山曾透露過他的秘訣,堅持健身造就了他這位醫學泰斗的不老人生。網絡上也曾經曝光過他的“健身秘方”:先是快走,然後是跑步,一共20到25分鐘;然後做拉力和2到3組雙槓,每次做15到20下;之後是仰臥起坐和單槓。鍛鍊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在這幾十年裡,鍾南山每週堅持最少鍛鍊三次,每次一個小時以上,已經成為了他雷打不動的習慣。

作為我們年輕的一代,更要爭做健身達人,學習鍾老堅韌不拔的精神。首先要為自己制定一套運動方案,可以在家裡進行,也可以趁著工作之餘去大自然裡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爬山、跑步、打球,都能夠增強體能,提高身體素質。

不論工作是在家裡還是外面,擁有一副好體魄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擁有了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夠像鍾老那樣承擔得了更大的責任,否則就是有心而無力了。如果整日拖著一副壞體質,怎麼能夠好好工作、在職業道路上更好的發展呢?

男子在出租屋猝死:當夢想照進現實,請將在家辦公的美好進行到底

重視鄰里交往

深圳的這名男子在出租屋裡粹死的事件,值得大家思考。在同一個房子裡住著的五家人,其中一戶已經過世幾天了,居然沒有人知道。 這說明什麼?大家相互之間壓根兒是沒有溝通的。

這名男子已經在這裡和其他人合租了兩年多,他算是這房子裡的“老人”了,他和其他人的熟悉程度卻如同陌生,但凡能夠打開心扉,少一絲絲防備,與一同合租的鄰居處成朋友,怎麼會沒有人關注到他的無聲無息呢?但凡有人早一點發現,或許他還有生還的可能。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我在小區的業主群裡,經常看到有人直接在上面叫囂鄰居:某某,你們家一天到晚的吵死了,你能不能有點公道心?樓上的,我們家裡有人要辦公、上網課,你們可不可以小點聲!再吵我就用震樓棒了!這算客氣的,有些人不僅話說的難聽,還直接開罵。

可有什麼事情不能私下好好溝通呢?明明私底下就可經商量的事情,非要公佈給所有人知道,可能對方明明是感覺自己很抱歉的,這下也要再繼續製造些嗓音讓你難受一下了。

男子在出租屋猝死:當夢想照進現實,請將在家辦公的美好進行到底

讓工作富有儀式感 規律作息時間

1、早上起床將睡衣換掉,穿一身平時上班時穿的衣服。這樣能讓人自然切換到工作模式 。

2、延續上班時候的作息時間,制定一套工作流程,並在設定的時間裡按質量完成工作。

3、設置嚴格的界線,為自己安排一個獨立的辦公檯,切忌工作的時候不要在床上,這樣很容易會讓人覺得生活和工作的邊界不清,讓人感覺工作和生活都累。

男子在出租屋猝死:當夢想照進現實,請將在家辦公的美好進行到底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關於年輕人猝死的事件發生,但大多數都是有著相同的原由:工作比較自由又缺乏監督、工作壓力過大而得不到釋放、遇到問題又不願意與人傾訴,一味的自己消化、加上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和常年的黑白顛倒。恰巧,在家辦公的群體恰恰與之相匹配,所以一定要特別注意。

但是,只要調整好工作節奏和心態、習慣,在家辦公應該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