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 難得的漢隸範本,方拙質樸!

東漢《鮮于璜碑》,方拙樸茂,難得的漢隸範本

《鮮于璜碑》全稱《漢雁門太守鮮于璜碑》,刻於東漢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十一月,1972年5月,出土了天津武清縣。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發現的保存完整,字數較多的一塊漢碑 ,現藏於天津歷史博物館。碑文書法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是成熟漢隸書法中方整勁挺這一流的代表。


《鮮于璜碑》保存完好,字跡較為清晰,結體方形偏扁,略少奇崛變化,總體印象渾厚平實。與《張遷碑》雖有相似之處,但對比之下,此碑雖具大可讚譽的古樸之風,卻未免顯得木納了。這主要由於一味形扁,筆劃粗壯,缺少一些細瘦硬挺的線條從中調節,故而形成平實厚重有餘而險勁奇崛不足。這種缺憾,在碑陽中甚為突出,而碑陰中不甚明顯,尤其某些字造型是頗具特色的,它們使《鮮于璜碑》的藝術魅力平添幾分。


東漢 難得的漢隸範本,方拙質樸!


東漢 難得的漢隸範本,方拙質樸!


東漢 難得的漢隸範本,方拙質樸!


東漢 難得的漢隸範本,方拙質樸!


東漢 難得的漢隸範本,方拙質樸!


東漢 難得的漢隸範本,方拙質樸!


東漢 難得的漢隸範本,方拙質樸!


東漢 難得的漢隸範本,方拙質樸!


東漢 難得的漢隸範本,方拙質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