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激化亚裔歧视 但偏见其实根植于美国社会

【侨报讯】近几周针对亚裔的骚扰事件激增。根据追踪这些事件的组织“停止仇恨亚裔”(Stop AAPI Hate)报告,自3月底以来,针对亚裔的身体和言语攻击已经超过1100起。

新冠疫情激化亚裔歧视 但偏见其实根植于美国社会

9日,美国纽约亚裔社团联合总会为当地医院、警局等单位捐赠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图为两位义工在整理、清点物资。(图片来源:中新社)

据Vox报道,近两周关于这些事件的大量报告尤其令人震惊,因为全美各地的人们基本都在隔离或者自我隔离中。

来自46个州的这些案例中,几个很显著的特点是:女性更容易成为攻击的目标;有几起事件涉及儿童;而由于大多数州都有隔离政策,类似的事件更可能发生在零售商店或者药店。

帮助建立这一追踪系统的亚太政策和计划委员会(Asian Pacific Policy and Planning Council)执行主任库尔卡尼(Manjusha Kulkarni)说:“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类事件。这让我们去杂货店、散步和出门变得更加困难。”

这类事件发生之际,美国正面临新冠病毒疫情的困扰,特朗普总统继续煽动仇外情绪,对这种病毒使用种族主义名称,并且将其与亚裔联系起来。

但是,最近这种种族主义的抬头不仅仅是由疫情引起。虽然疫情的暴发和总统的言论加剧了这种偏见,但其实这种偏见由来已久,自几代人以前最早一些移民来到美国的时候就一直存在。

马里兰大学亚裔研究学教授贾内尔·王(Janelle Wong,音译)说:“我认为,虽然近来这种状况的激增有政治领导人使用的言辞的原因,但是在我看来,如果没有根深蒂固的‘永远是外国人’的刻板印象,我们就不会看到反亚裔事件的激增。”

对亚裔的种族歧视由来已久。早在最早几代亚裔19世纪移民到美国时,就被写入法律。1875年的《佩吉法案》(The Page Act)和1882年的《排华法案》是美国最早的两部移民法,其中明确禁止华裔劳工进入美国。

除了限制移民外,《排华法案》还让华裔长达几十年时间里都不能成为美国公民。耶鲁大学社会系教授Grace Kao说:“在早期美国历史中,华裔被视为是一群要被排除在外的人。”

移民政策不是唯一明显存在这种歧视的地方。据旧金山州公共卫生研究员特劳纳(Joan Trauner)说,19世纪末,天花和黑死病等疾病在旧金山传播时,华裔居民曾多次被当做“医疗替罪羊”。

特劳纳指出,1875至1976年间,旧金山受困于天花疫情时,官员曾指责华埠“令人作呕的蒸汽”和“不卫生”的生活条件助长了天花的蔓延。

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威廉姆斯(Beth Lew-Williams)说:“美国流行文化中,一个常见的描述是:中国人吃老鼠,住在肮脏、拥挤的宿舍里。19世纪,旧金山经常禁止中国人进入公立医院。”

现在,因为新冠病毒的暴发,关于亚裔所吃的食物的笑话又得以更新。这种状况是如此普遍,比如ABC电视剧《初来乍到》(Fresh Off the Boat)中的一个情节显示,其中一个角色埃迪·黄(Eddie Huang)吃午餐时会躲着白人同学,因为他们会嘲笑他碗里的面条“肮脏”和“恶心”。

虽然《排华法案》在20世纪40年代被废除,但是其中包含的种族主义在塑造美国对亚裔的看法方面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因为亚裔所面临的敌意最根本的是对美国的归属感的问题,因此包括前民主党总统参选人杨安泽在内的一些人认为,可以通过证明自己的爱国精神和履行对社区的承诺来对抗这种偏见。

这是一种带有误导性的观点,是在进一步把责任推给亚裔,让他们展示自己有多美国。这也揭露出,有一些人认为,亚洲要为自己外貌上的“不同”做大量的补救工作。

前华盛顿州长骆家辉就是一名华裔,他最近出现在特朗普针对大选对手拜登的竞选广告中,却被当成一名中国官员。“亚裔,不管你是二代、三代还是四代移民,仍然会被视为是外国人。”骆家辉对《大西洋月刊》说。

虽然针对亚裔的歧视已经持续了几代人,但是很少被明确指出或者谈论。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系教授帕克(Josephine Park)说:“亚裔受到的歧视往往会被忽视或者被容忍,即使是在受过教育的阶层也是也是如此。”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因为亚裔社区内部的多样性,他们的经历也各不相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交手拉马克里希南(Karthick Ramakrishnan)说:“很少看到所有亚裔社区受到同一问题的影响。”

另外,所谓的“模范少数族裔”说法也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全美各地的亚裔所面临的攻击将这一长期存在的偏见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随着美国人对种族和制度偏见的讨论越来越坦荡,即使总统的说法助长了仇外情绪,这种问题也不会像过去一样那么容易被忽视。(张杨编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