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疾控中心疫情分析研判為市民築起健康堡壘

在市疾控中心一樓,有一間會議室改成的特殊辦公室——綜合防控辦公室。疫情發生後,辦公室承擔著我市疫情的分析研判,工作人員每天不分晝夜,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學準確的決策依據,為守護市民健康築起一座堅強的堡壘。

十餘人的綜合防控辦公室,有兩個流行病學調查組,由疾控中心主任、兩位副主任、兩位退休專家及中心工作人員組成。面對疫情,他們工作更加縝密細緻、分析更加及時準確、研判更加科學嚴謹。

年三十的傍晚,我市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市疾控中心主任王凱等一行數人第一時間奔赴現場,進入病房深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同時指導疫情防控。第二天凌晨3點多,一行人回到中心,立即投入到疫情佈防、監測的工作中。

“每天有多少確診病例、疑似病例,與這些人有關的密切接觸者又有多少?”“確認患者、疑似病例如何隔離,防控工作如何開展?”……疫情突發中的流行病學調查是一項與時間賽跑的工作,通過科學研判、綜合分析,更早更多地發現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採取強有力的措施,確保病例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辦公室工作人員中,有幾名“85後”“90後”,有的剛參加工作沒多久,第一次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雖然年輕,卻都表現出了疾控人的專業素養。他們通過詢問患者及密切接觸者的健康狀況、近期走動情況,得知其在哪兒上車下車、與誰同行以及具體時間,並快速在調查記錄本上繪製出錯綜複雜的人物、時間關聯導圖。一個個看似簡單的數據背後,是他們縝密、細緻調查的結果。

“每確認一個病例,我們都要再三確認密切接觸者,把患者的行程串聯起來,反覆開展流調工作,確保不漏掉一個人、不漏掉一段行程。”綜合防控辦公室工作人員陳偉說。辦公室的工作沒有時間點,大家經常忙碌到凌晨三四點,甚至通宵,第二天六七點又要開始工作,顧不上休息和吃飯,對此,大家毫無怨言。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信念:“作為疾控人,必須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記者 龐瑞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