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珍:一个人撑起一群孩子上学梦

  • 新闻来源:河北工人报
  • 日期:20-04-09 05:07:39
刘天珍:一个人撑起一群孩子上学梦

■刘天珍为学生辅导功课

人物名片

刘天珍,武安市管陶乡磨盘峧教学点老师,在这里一待就是23年。多次获得武安市优秀教师、武安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邯郸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多次参加优质课比赛并获奖。

模范故事

磨盘峧教学点位于武安市西部山区管陶乡,距市区70多里,刘天珍则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一名老师。

以前,磨盘峧教学点教学成绩差,学生流失严重,学生最少时只有几个人。新老师不想去,老教师又留不住,曾经一个教师的铺盖还被村民扔出学校。就是这样一个老大难学校,1996年,刘天珍师范毕业后,主动请缨,来到这里,一待就是23年。

“当我第一眼看到磨盘峧的教学现状时,就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刘天珍语气坚定。为了有更多时间备课和辅导学生,一星期甚至半个月才回家一次。

“当时学校用水十分不便,要到一里外的水池挑水吃;晚上一个人住校,听见房后坟地的响声,整夜不敢入睡;做饭生不着火,呛得满眼是泪,摸得满脸是黑。”刘天珍回忆说,因为学生多,年龄小,学校又只有他一个人,所以他既是班主任,又是校长;既是老师,又是家长。他身兼数职,责任重大,学生的安全、教学,校园的管理、卫生等,都是一肩挑。下雨天背学生过河上学;为留守儿童洗衣服、洗头、做饭;为贫困学生送书、送医,就这样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老师爸爸”。

一个人的教学点,刘天珍即使病情严重,依然带病上课。

2003年,刘天珍右眼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在家人的多次催促下,才利用周末时间,到邯郸三院做检查,被诊断为白内障。当天就做了手术,为了不耽误孩子一节课,他不听医生劝阻,周一执意赶回了学校,包着一只眼睛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丝毫不敢懈怠,结果,刘天珍手术过后的眼睛并没有完全恢复。医生说这是因为在恢复期,他不仅没有按时吃药休息还用眼过度,导致视力严重下降。“说实话,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依旧会这么做,不会后悔。”刘天珍说。

2009年秋天,刘天珍胸部突然开始疼痛,疼上来就是一身汗,晚上疼的整夜不能睡,尽管这样,刘天珍第二天依旧强忍疼痛坚持给学生上课,一直拖到了星期天才到医院做了检查,诊断为重度胃炎引起的胃神经反射,需要住院输液治疗。“如果我去输液了,孩子们怎么办?”刘天珍请医生开了效果慢的打针药,把药一次开好,请村上的医生帮忙,一天4针。“打了两个多月,肌肉痉挛,连针头都扎不进去,疼得走路都非常困难。我咬着牙,忍着疼痛,扒着栏杆到教室上课,一堂课下来,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刘天珍回忆道,只要看到学生们求知的眼神,他就忘记了所有疼痛。

一个人的教学点,刘天珍没时间和他人交流,找个对象都特别难。

“有人准备帮我调到离城近的乡镇,我考虑再三,还是回绝了,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更离不开朝夕相处的孩子们。”刘天珍说。经过村里人介绍,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

结婚后,为了孩子们长大了能有出息,他干脆长期住在学校,让妻子一人在家,长期两地分居。“我的父亲身体残疾不能自理,母亲常年瘫痪在床更需人照顾,我却忙着学校的工作,既不能床前尽孝,也没有担起做丈夫的责任,一点忙没帮上,还增添了妻子的负担,真的是非常愧疚。”刘天珍回忆说,有一次,孩子学校布置作文写《我的爸爸》,其他孩子写的是“快乐的爸爸”“伟大的爸爸”……而他的女儿写的却是《狠心的爸爸》,她这样写道,“你是一个狠心的爸爸,别的孩子有爸爸来接,有爸爸陪着玩,试卷上有爸爸签字,我是多么羡慕他们。”他说,幸好妻子的默默支持,让他静下心来教育学校的学生。

就是凭着这股子韧劲、拗劲,重新赢得了家长和群众的信任,学生开始慢慢回流,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外乡孩子来磨盘峧上学。23年来,教学成绩年年在全乡名列前茅,磨盘峧村数百名学生升入了高中,数十名学生升入了大学。

■本报记者高超

点击数: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