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 不同阶层生活方式不同,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

《北京折叠》这部小说中的折叠城市分三层空间。


第一空间有500万人,其实就是统治阶层的“上等人”;第二空间有2500万人,他们是和底层区分开的同时又努力趋进或步入上层的“中等人”;第三空间有两千万垃圾工和三千万人靠贩卖衣服食物燃料和保险过活的“底层人”。


《北京折叠》: 不同阶层生活方式不同,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


不同阶层生活方式不同,不同空间的人也各有自己的无奈,命是自己的,怎么过取决于自己,是自己的事。


即使老刀在第三空间,他也有自己的努力目标。


第三空间的环境描写让我们看到,那儿缺水、生活环境简陋、孩子上学难、物价高等等,这似乎是现在社会问题的进化版。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刀依旧努力生活。他有一个捡来的孩子,叫糖糖。文中是这么描写,他对这个孩子的感情的。


老刀本来没什么奢望,可是自从糖糖一岁半之后,就特别喜欢音乐,每次在外面听见音乐,她就小脸放光,跟着扭动身子手舞足蹈。那个时候她特别好看。老刀对此毫无抵抗力,他就像被舞台上的灯光层层围绕着,只看到一片耀眼。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他都想送糖糖去一个能教音乐和跳舞的幼儿园。


这个孩子虽然是捡来的,但是这个孩子其实代表着一个底层的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寄托,老刀会为了这个孩子努力挣钱,让孩子过上好生活。


第一空间、第二空间是向往、是希望。


《北京折叠》: 不同阶层生活方式不同,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


老刀找到彭蠡询问如何跨越空间,彭蠡嘱咐老刀,“从那儿过去,沿着阴影爬到边上,你能摸着也能看见那道缝,沿着缝往北走。一定得往北,千万别错了。”


可见跨越空间有多么不容易,到就是那小小的缝,对第三空间的人来说,就能看见希望的光。


老刀并不嫌弃自己的工作,但当他去到第二空间的时候,他内心是极度不安的,一方面害怕自己身份暴露被抓走,另一方面是他内心因为阶层的生活差距而感到自卑、怯弱,非常害怕被人嫌弃。


举个例子,当老刀找到第二空间的秦天时,在他的宿舍洗了澡。


老刀从来没在这么大的厕所洗过澡。他很想多洗一会儿,将身上气味好好冲一冲,但又担心将澡盆弄脏,不敢用力搓动。墙上喷出泡沫的时候他吓了一跳,热蒸汽烘干也让他不适应。洗完澡,他拿起秦天递过来的浴袍,犹豫了很久才穿上。


生活有差距,只能接受,然后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当秦天支付老刀委托费用时,老刀看他是学生,便问他这笔钱是不是攒了很久,担心这笔钱太多,对于秦天这个学生的身份来说,会不会太重了,如果拮据,少要一点也可以。


然而他不知道,秦天现在实习,一个月就有十万块左右的工资。这是自己一个月一万块标准工资的十倍。二十万的费用对第二空间的秦天来说,根本不是事。


其实也正是因为老刀在第三空间生活,所以他能够体会没钱、贫穷的窘迫,能够在金钱方面体谅他人。但这对于每个月收入高他10倍的秦天来说,就没有这种同理心了。


这样收入的差距与现在的社会的普通收入差距相比可能夸张了一点,但是也的确仍存在贫富收入相差10倍的情况。这其实就是在映射着当下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一切都来之不易,生活水平较高的人不放在眼里或是不屑一顾的东西,可能就是“底层人”渴望却难以得到的

看到这里,你能感受到这种差距吗?不够清楚的话再举个例子,当看到最后回到第三空间时,老刀给自己点了一份炒面,生平第一次加了一份肉丝。他决定用一份肉丝犒劳自己。


“第一次”、“肉丝”……这些字眼太戳痛人心了。


最后的话


结尾有这么一句话。


他不知道糖糖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唱歌跳舞,成为一个淑女。


我看到这里,不禁觉得难过,多么可悲的现实啊,阶级固化严重,想改变阶级差异太难了。

第一空间的人拥有更好的资源和机会,他们的子女从一出生就比第三阶级的人赢在了起跑线。所以即使老刀努力地偷偷摸摸跨越空间,赚到了这笔钱,可能能够让糖糖上一所能教音乐和跳舞的幼儿园。但是接下来就能怎么样呢?这就一定能够改变生活了吗?


不知道,老刀不知道,没有人知道……


所以即使知道生活在第三空间,寻求改变很难,但他依然努力着,走一步算一步,过好自己的生活。


END.

这里是豆盐漫谈,如果喜欢我的文字,那就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