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億債務高壓!領地控股IPO,劉玉輝率兩侄子謀脫困

117億債務高壓!領地控股IPO,劉玉輝率兩侄子謀脫困

新冠疫情加劇樓市分化,也將眾多資金面吃緊的房企逼入牆角,急謀融資脫困。

4月9日,武漢解封第二天,中國經濟還在新冠陰影中徘徊,領地控股集團就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迫不及待走上IPO上市之旅。

領地由眉山劉氏三兄弟創立,深耕四川大本營21年,規模僅次於川派龍頭房企藍光發展。如今,三兄弟中的60後老大、老二均已退出領地高管層,這家家族色彩濃厚的房企由70後老三劉玉輝執掌,帶領兩位90後侄子接班人劉策、劉浩威共闖IPO難關。

117億債務高壓!領地控股IPO,劉玉輝率兩侄子謀脫困

樓市資本論發現,領地去年銷售247.3億元,行業排名第96位,站穩全國房企百強之列,其目標是今明兩年跨進千億陣營。但公司目前揹負117億有息借款,手頭現金應對年內到期債務很吃緊。

對債務纏身而野心不小的領地來說,通過香港上市來拓展融資渠道,可能是其擺脫財務困境、支撐規模擴張的不多選擇之一。

【一】劉氏三兄弟深耕四川,擴張目標劍指千億

領地控股集團前身為眉山地區寶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999年由劉氏三兄弟共同創立。

老大劉玉奇生於1967年,為領地控股集團執行總裁併任公司法人,多次當選眉山市人大代表,還擔任成都眉山商會會長;

老二劉山生於1969年,為領地控股集團副總裁,還對外投資了礦業、水電開發、資產管理等領域的多家公司;

老三劉玉輝生於1973年,為領地控股集團董事長,去年9月18日代替劉玉奇出任公司法人,開始全面接管領地。

117億債務高壓!領地控股IPO,劉玉輝率兩侄子謀脫困

領地集團董事長劉玉輝

在聯手創業以前,劉氏三兄弟曾共同執掌中國第五冶金建設公司眉山分公司,但是領地發家,卻始於與眉山接壤的樂山。2000-2002年三年間,領地相繼開發了樂山匯豐花園、樂山匯聯花園、樂山時代廣場和匯豐苑、信息苑等項目,迅速累積了第一桶金。

2006年,領地控股集團從樂山搬到成都,開始擴展布局,深耕四川大本營的同時,業務不斷向華西、華中、京津冀、粵港澳和新疆等地拓展。目前,領地已發展成為一家全國性綜合房企,業務範圍囊括健康產業、地產開發、商業運營、酒店管理和物業服務五大板塊,總部遷入成都高新區的地標建築領地·環球金融中心,劉氏三兄弟也成為四川公認的隱秘富豪。

117億債務高壓!領地控股IPO,劉玉輝率兩侄子謀脫困

在規模擴張上,劉氏兄弟原定目標是2019年要跨過千億門檻。但實際情況與計劃設想相去甚遠。據克而瑞數據,領地控股集團2017年合約銷售151.6億元,排全國第103位;2018年銷售235億元,首次進入全國房企百強,排第92位;2019年銷售247.3億元,但行業排名下滑到第96位。

117億債務高壓!領地控股IPO,劉玉輝率兩侄子謀脫困

在去年4月的20週年品牌發佈會上,領地提出“2+2+X”發展新戰略,以“成渝/長江中游”城市群為核心,南北拓展“中原/珠三角”城市群,力爭進駐70餘座核心城市,在2020-2021年實現千億計劃。

然而,從克而瑞最新發布的房企銷售排行榜來看,領地今年一季度操盤金額僅完成37.4億,行業排名第71位。截至2020年2月29日,領地佈局全國20多個城市,擁有90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項目,總土地儲備僅1331.45萬平方米。

117億債務高壓!領地控股IPO,劉玉輝率兩侄子謀脫困

領地的擴張戰略是以快週轉模式下沉佈局,90個項目中絕大部分位於三、四線城市,其中有57個位於四川省,佔比超過6成。其入駐能級較高的深圳、成都、重慶、長春、烏魯木齊五座城市,共有18個項目,僅佔總土地儲備面積的15%。

綜合銷售、土地儲備和城市佈局,樓市資本論認為,在當前樓市大分化的形勢下,領地要實現其千億雄心,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二】“富二代”三步上位,劉玉輝“一老帶雙新”

領地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從事房地產20多年,規模遲遲沒有做大,其濃厚的家族色彩可能是一個掣肘因素。這次赴港IPO,使公司背後神秘的家族圖譜得以完全曝光。

117億債務高壓!領地控股IPO,劉玉輝率兩侄子謀脫困

樓市資本論注意到,領地1999年成立時,初始註冊資本只有560萬元,劉玉奇、劉山、劉玉輝三兄弟分別持股35.71%、21.43%、21.43%,還有一位獨立第三方鄧仲祥持股21.43%。

經過多次重組與洗牌,目前領地控股集團的股東中,劉氏家族成員已從三兄弟擴至6人。據招股書披露,劉玉輝持股32.83%,其配偶龍一勤持股0.17%;大哥劉玉奇退出後,其配偶侯三利持股0.17%,其子劉策持股32.83%;二哥劉山退出,其配偶王濤持股0.17%,其子劉浩威持股32.84%。

除了劉氏家族以上6人,領地股東中還有一位局外人魏悅。魏曾與劉玉輝夫婦在澳大利亞進行房地產投資,去年末向領地控股集團注資,擁有1%股權。

117億債務高壓!領地控股IPO,劉玉輝率兩侄子謀脫困

劉浩威

領地目前的股東架構,顯然是與劉氏家族的傳承計劃相匹配的。早在2014年12月,劉玉奇、劉山就分別將所持全部股權分別贈予劉策和劉浩威,其時傳承人年紀尚輕,為確保家族業務順利過渡到下一代,父輩仍繼續行使股權代持,直到接班人擔任集團高級管理層職務止。

劉策今年29歲、劉浩威今年27歲,兩人均系90後,由此作為家族接班人,開始進入領地管理層,通過業務歷練,三步上位:

1、劉策在完成爾灣谷社區大學的兩年學業後,2011年10月加入領地集團擔任財務部經理;劉浩威完成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的學業後,2015年5月加入領地集團,擔任廣東領地房地產的總經理;

2、2019年1月,兩人分別獲委任為副總裁,劉策負責執行業務策略及管理成都房地產項目,劉浩威負責執行業務策略及管理重慶房地產項目;

3、2019年8月,領地終止劉山及劉玉奇的股權代持安排,兩人正式接任父輩的集團業務。

117億債務高壓!領地控股IPO,劉玉輝率兩侄子謀脫困

在“富二代”劉策、劉浩威作為副董事長及核心高管獨當一面的同時,老三劉玉輝也接過了大哥的指揮棒,以董事長、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兼最終控股股東身份全面執掌領地,形成“一老帶雙新”的公司治理格局。

除了家族核心成員,領地高管層中還有劉氏親屬擔綱重要角色。比如4名執行董事之一的侯小萍,就是劉策的姨媽,負責公司項目融資及集資。

117億債務高壓!領地控股IPO,劉玉輝率兩侄子謀脫困

亞布力智庫專家陳旻認為,過於濃厚的家族色彩,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相悖。如何將現代管理導入領地,這對正當家的劉玉輝和二代接班人劉策、劉浩威兄弟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三】117億債務壓頂,信託融資代價高昂

在樓市資本論看來,領地控股通過IPO來打通資本市場,拓寬海外融資渠道,既是實現千億計劃的必由之路,也是紓解財務困境的最佳選擇。據招股書披露的各項數據,領地目前的經營和財務狀況不容樂觀。

先看經營。

2017-2019年,領地控股收益分別為53.38億元、45.14億元和75.68億元,利潤淨額分別為6.49億元、5.18億元和6.72億元;淨利潤率分別為12.2%、11.5%及8.9%,連續三年下滑,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分別為-1.86億元、-42.88億元及-31.12億元,連續三年告負,顯示出自身造血能力不足,需要獲得足夠的額外融資,才能支持公司正常營運及規模擴張。

117億債務高壓!領地控股IPO,劉玉輝率兩侄子謀脫困

再看債務。

2017-2019年,領域未償還銀行及其他借款(包括信託及其他融資)總額分別約為35.86億元、78.54億元及117.55億元,三年時間增長了三倍多;與此相對應,公司淨負債率從60%躥升至110%、140%。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一年內應償還借款為57.63億元,而當期現金及銀行結餘僅31.78億元(如果刨除受限制現金與已抵押存款,只有約13.82億元),不能覆蓋短期債務,償債壓力非常大。

117億債務高壓!領地控股IPO,劉玉輝率兩侄子謀脫困

最後看融資。

2017-2019年,公司未償還銀行及其他借款的加權平均實際利率分別為6.4%、8.8%及9.9%,融資成本不斷抬升。樓市資本論發現,主要原因是領地規模不足千億,業務佈局多位於三四線城市,使得其融資渠道有限,融資結構以信託為主。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2月29日,領地信託融資60.92億元,在借款總額中佔比過半,利率多在12%-14%之間,遠高於銀行借款利息。這種對信託融資的高度依賴反映到具體項目上,以2017年以12.53億元斬獲的惠州地王項目為例,領地通過中誠信託融資8億元用於項目開發,為此抵押了54.42%的土地股權,並質押了項目公司100%股權。按照信託公佈的8.3-8.9%的收益率,再加上5%-10%的費用,這筆信託融資的成本達到13-18%,代價之高昂,可見一斑。

117億債務高壓!領地控股IPO,劉玉輝率兩侄子謀脫困

數據顯示,領地控股2019年的銀行及其他借款利息高達14.45億元,而當年利潤淨額僅6.72億元。大部分利潤被利息蠶食,致使領地深陷債務泥淖,難以自拔。

為擺脫財務困境並支撐規模擴張,領地自然應加快上市步伐。樓市資本論期待,以這次赴港IPO為契機,領地有必要淡化家族色彩,引入更多職業經理人,才能更好地取信於資本市場,實現其向千億房企的跨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