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哥”盤苕發苕財

本報通訊員 李紹倫

3月23日,聽說紅安縣七里坪柳林河村有位“牛人”今春盤苕發了財,不免驚奇,於是立即去探個究竟。

柳林河村位於倒水河畔,陽福公路穿村而過。路東二三層的樓房林立,形成一字長街,一樓大多做門店。其間一棟門楣上方“柳林河紅薯專業合作社”的橫匾和門口“售紅苕”豎式招牌很顯眼——這就是“苕哥”張克文的家。

天氣晴好,張克文正在為周邊的徐家河村送苕種,等了一個多小時,才見到他風塵僕僕的身影。

“開春到現在,聽說盤苕發了財,真的嗎?”

他笑著回答:“真的,到今天為止,賣了紅苕種5萬多公斤,賺了10來萬塊錢,也不叫發財吧。縣裡出臺的政策好,我沾了光。”

紅安縣政府去年12月頒發了《加快紅苕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今年3月又出臺《春耕生產獎補方案》,激活了農戶種植紅苕的熱情和信心,全縣搶育搶栽紅苕奏響春耕高潮。張克文抓住商機,把去年冬季儲藏在山洞裡的紅苕全部拋售出去還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他又跑到武漢調回2.5萬公斤紅薯。

張克文介紹,他親家在武漢有個農貿批發市場,去年他送了很多紅苕在那裡。“2014年我就註冊了商標,成立了合作社,我是受親戚的影響才想到要盤紅苕的,這幾年依靠‘合作社+農戶’方式,一邊種植,一邊收購,確實發了點苕財。”

說著,張克文拿出合作社營業執照,還有幾年來與本村及周邊徐家河村、高徐家村農戶簽訂的種植合同。

張克文說,去年乾旱,他種植紅苕4.5萬公斤,收入13.5萬元;收購紅苕3.5萬公斤,收入3.8萬元。今年,他本人流轉土地18畝,已經完成地膜育苗750公斤。

不只是他盤苕,他的兒媳還在紅安縣城租來門店,經營烤紅薯,頗有名氣。談起今年收入,張克文信心十足:“之前雖然因疫情有所影響,但春天開了這樣的好頭,今年肯定風調雨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