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從教近20年的校長,教我如何在疫情過後“滿血復活”!

這位校長是離我校區三站地的同行,年齡近50歲,屬於我們這片幹教培行業比較早的,因為是在同一個區教育局管理下,開會常碰面,就聊到一起了,從他口中知曉了他的經歷,以前是在一家四星級酒店做管理幹部,比較安逸,幹學校主要是為了孩子,當時還有兩個合夥人,後來都退出了,他一直堅持到現在。

一位從教近20年的校長,教我如何在疫情過後“滿血復活”!

他是經歷過2003年非典疫情的,現在又碰到了冠狀病毒的疫情。

大家都知道,今年疫情給教培機構都帶來了不小的損失,很多機構無所適從,我也很焦慮。打電話給這位老前輩,他給我講了03年非典的應對方法,又跟我說了他在做的事情,我整理記錄下來,照著做,現在與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有可借鑑之處,也希望大家能共同度過這次難關。

  • 回憶:03年他是剛乾第一年,一切都很順利,幾個合夥人熱情高漲,都想要擴大規模,好好發展。突遭天災,非典降臨,也是三個月閉門。03年那時競爭不像現在這麼激烈,大多數的機構都是兼職老師(那時候對公辦老師上課管理不嚴),基本上都是遣散老師,閉門休息。當時他學校有幾個全職老師,因為學校幹起來都是靠這幾個老師,所以他就跟老師商量給個基本工資800元,但是老師不休息,教研練課。他領著老師跑操,在學校門前練習李陽瘋狂英語的演講,引的很多路人觀看(他跟我講,可能是以前幹酒店對培訓要求比較高,所以養成了習慣)。
  • 非典過後:他的學校是第一個恢復營業狀態的,其他校還在招聘老師中。就這一個舉動就已經領先別人一大步。有句老話說的好: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他講到這我就已經醒悟了,這之前我還在一直糾結、鬱悶,無所適從,天天刷新聞,就期盼著快點復課,減少損失,看著一家家機構閉店、跑路,自己也在猶豫。如果沒有跟他交流,可能我就是被自己毀掉的那個。

一位從教近20年的校長,教我如何在疫情過後“滿血復活”!

這次疫情他又幹了哪些事情那?

當延遲復工開學令下達後,全國各地教培機構都在“停課不停學”大潮中,將課程開到線上。

他的校區做了幾件很接地氣的事:

1、不分學科,按班級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微信群外教口語練習課。每人可推薦一名不在籍學生加入,與推薦人另行組班,每週兩次課。

2、凡是寒假課程預繳學費,不退費的,將贈送500元學費用於後期報課抵扣。

3、每名任課老師研發本學科“爆品流量課”8節,用於開學招生使用。

他跟我解釋了這幾件事的用意:

  • 現在還看不清也無法預估疫情的走向,什麼時候能開學還是未知數,按照他的經驗這次疫情防控會比03年非典時間要長、力度都要大,所以就不去操心,也不去瞎揣摩,按部就班的幹事,等政府的命令就行。
  • 外教口語課雖然會增加成本,按照校區的能力,如果貿然上馬線上課程,效果會不太好,另外也需要增加成本,特別是與家長學生的溝通成本。同時公辦校也會有線上課,如果我們也做會重疊引起學員和家長的疲勞感。
  • 外教口語練習課屬於實用型課程,是正課的補充,也是能被所有家長接受的,同時也讓沒上過外教口語課的學員和家長了解,同時也可以作為轉介紹課程來使用。
  • 寒假課程肯定是不能上了,目前就是減少退費,爭取延時即可,保住現金流,也就是保住學員不流失。
  • 另外,疫情過後培訓機構可能會有分化,會有機構支撐不下去倒閉跑路,我們爭取搶一波學員,幫助這些學員家長消課,同時也得拿出一些爆款的課程快速吸引家長。
一位從教近20年的校長,教我如何在疫情過後“滿血復活”!

總結:給我的感覺是“薑還是老的辣”,心態是成功的保障,遇到事情能看到本質,能迴歸教育初心,教育的成功之道還是在教學質量。希望我能好好消化,在疫情過後“滿血復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