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的窑洞古寨

□ 郭存亭


中国传统村落的窑洞古寨

古寨牌楼

寨上村位于长治市潞城区翟店镇禹王山南的百谷山下,是潞城区最南端的一个古老村庄。翟店镇古称平原乡,是潞城区的平原地区。寨上古村不大,东依百谷山与平顺县接壤,西靠长邯公路(207 国道)、长治王村飞机场,南与太焦高铁为邻。这个古老的村落基本上地处半丘陵地带,呈东西走向,东高西低。别看寨上村落不大,却是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村里民风淳朴、物阜粮丰,是宜农、宜商、宜业、宜居的理想所在,也是潞城区平原之乡唯一的窑洞村庄。2019 年 6 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是潞城区唯一入选的窑洞传统古村落。

羌城古寨:钩沉着一段遥远的历史记忆

考究寨上古村的历史,据地方资料记载,与寨上古村相距很近的邻村羌城的建村史有关。在《潞城市志》中有这样的描述:“羌城,相传东汉永初年间(107—113),羌族人民奋起反抗统治者,在该村建立政权而得名。”东汉安帝永初年间,羌族人大规模入侵山西,侵扰长达十余年,随着战争的平息,一部分羌人定居到上党地区,其中上党地区的潞城南部,成为其主要的居住地之一。

羌城,上千年的历史,深厚的炎帝文化浸染着它,使其周身透出无尽的古韵。追溯那段历史,使我们无不感到“羌”字含情,“城”中怀爱。读羌城的“羌” 字,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四川、甘肃的羌族。但是,羌城村的人乃至当地所有知道羌城村的人,都不把 “羌”读作“qiang”,而是读作“kang”音,直到如今仍然如此。据说“羌”原是一姓氏,本姓“匡”,赵匡胤建立了大宋朝后,为避讳下令改“匡”姓为“羌”姓与“主”姓。到宋政和年间,朝廷的官员认为民间有“主” 姓不太好,就上奏皇帝改“主”姓为“康”姓。宋时“羌” 字也读作kang,改成“康”姓既避讳,也与原来的“羌” 姓与“匡”姓读音相近。宋亡后,姓“羌”与“康”的人纷纷恢复“匡”姓,但也有一部分人仍姓“羌”或“康”。随着语音的发展,“羌”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大多数地区的“羌”姓演变读作 qiāng。在南方则把“匡”姓读作 qiāng,保留“羌”的读音。潞城区的羌城可能是那个时候的历史缩影,也可能是羌姓的演变。在《潞城市志》里记载有《刘瑾拐驾》的传说,其中有一段民谣可为例证:“铜崇道铁贾村,珍珠玛瑙翟店村,五里后是羌(kāng)城”。

中国传统村落的窑洞古寨

石筑桥洞

看中国文字史得知: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说文•羊部》载:“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诗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汉书 • 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羌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羌族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大半的帝王诸侯,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炎帝、黄帝、尧、大禹、夏朝皇帝,以及周朝皇帝等等,都是羌人的后裔。为什么在潞城一带把羌城的“羌”读作“kang”音?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位羌城的郭姓民间老艺人那里找到了答案:羌城人辈辈相传,之所以不把“羌”字读作“qiang”,而是读作“kang”,表示“隐姓埋名”,避免仇者追杀。原来,羌城村的“羌”字读作“kang”,其背后还隐藏着一段遥远的历史。

远古时期的炎黄战争后,炎帝失去了帝位被降封于潞,也就是今天长治市潞城区东北部的潞河一带。宋·罗泌《路史》中有记载:“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轩辕氏兴,受炎帝参户禅封,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在这段话里,至少表达了两个含义:一是炎帝部落到过潞地,就是今天的潞城区一带,且留有坟墓;另一个含义是参卢是炎帝后裔。明·朱载堉在《羊头山新记》中也说:“轩辕氏兴,受炎帝参户禅,封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今潞城县(潞城区前身)东北四十里有古潞城即其国也。”经专家考证,古潞国距今约有 4000 多年的历史了。到了秦汉时期,炎帝后裔的一支西羌人,因长期被排挤于甘肃、陕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该部族在当时发明了一种用羊足骨做成的吹奏乐器——羌笛,兼作牧鞭和哨子之用,屡被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所咏。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就是这个意思。羌族人因西北气候寒冷,常向中原地区进犯,与汉民族争夺生存空间,还常聚落于祖籍故地——上党潞城一带。一来祭天拜祖,二来据险扼守山寨,不断抵御官军的围剿。既然是“屡犯中原”,必然会遭遇抵抗。在中华书局 2005年版《长治地名典故》一书里,记载了羌城的来历:“潞城古为少数民族聚集之地。羌城,相传为东汉永初年间,羌族人奋起造反,在此村建立了政权,修城筑寨而得名。村东有擂鼓台,就是当时留下的遗址。原来,“羌城”的历史源于东汉永初年间羌族人在潞城建立政权一事。”

捧读羌人留在古潞城点点滴滴的史料,仿佛使我们又看到了在那遥远的年代里,成群结队的西羌人大规模地东迁,荒凉的古道上飘荡着羌笛的悲凉,他们艰难地行走,心中共同的目标就是找到一块水草丰美的地方,就是找到祖先炎帝的封地。羌族人过羊头山来到百谷山下,顺着山势往北寻找他们理想的居住之地。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发现在百谷山的西北是一片草木茂盛、地平水浅的土地时,喜极而泣。

这不就是羌族人漂泊多年要寻找的理想之地吗?往南就是上党郡城,往北有绵延的三垂冈为屏障,往西是滔滔的漳河,往东是山山相连的百谷山、禹王山、卢医山。他们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决定把祖先炎帝的封地、并且是曾经“尝五谷”的百谷山脚下的潞地,作为建设自己家园的最美理想之地。于是,羌人选择了羌城这个地方。他们凭借常年作战的经验,赶跑了生活在这里的汉人,修城筑寨而居,建立了自己新的城池,取名“羌城”。这座城,成为羌人在上党地区最早建筑的城池。

中国传统村落的窑洞古寨

寨上村

我们不难想象美丽的上党盆地,在那个时候一定是雨量充沛,森林广布,野兽成群,是人类宜居生存的地方。与西域沙漠相比,这里不正是羌人理想的天堂之地吗?在这里,西羌人不断把自己武装起来,他们不仅建起了羌城,就连附近的南舍村和北舍村,以及南垂古镇,据史载也系为羌族人驻兵之地而得名。特别是南舍村,至今有一条小河环绕全村,想必就是当年因为军事的目的而开挖的“护营河”。在离羌城村东不足一公里的“寨上”古村,相传就是羌人占领上党的部分地区后,原来在羌城一带居住的汉人便逃到了百谷山脚下,高筑墙、深挖洞、修大门,建起占地十多亩的寨堡一处,取名“羌城寨”。后来,寨上人世居窑洞,成为当地有名的窑洞寨子,改名“寨上”。据考,该村古寨堡遗址尚存;而羌城东的擂鼓台遗址,就是现在 207 国道上羌城村公交站台北。几经岁月风雨,昔日的“羌城”早已退化得和周围的普通村庄一模一样,包括羌人曾经驻兵的南舍村和北舍村,还有那个“羌城寨”之堡的寨上、以及南垂古镇。但在人们的记忆中,在羌城与寨上遗留的古庙以及古堡遗迹中,还留有不太清晰的历史痕迹,让关心它的人总想窥视其全貌;尤其是寨上古堡,也让大家总想去钩沉羌城与古寨的那段远古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