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法院:防疫办案两不误 厉兵秣马谱新篇

面对当前严防境外输入和境内反弹的疫情防控形势,海伦法院以实现公正与效率为目标,以司法为民为宗旨,以人性化执行、情法并重、司法救助为手段,一手抓精准防控,一手抓案件执行。在执行中,不断创新了执行方式和执行形式,实现了网上执行和传统执行的有机结合,也更好的促进了执行工作的开展。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打造平安海伦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谱写了一曲曲“和谐执行”的新篇章。

执行和解,了去10年诉怨

和谐执行要求法官对案件明察秋毫,准确把握案件的真实情况及诉讼背景,有的放矢地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既维护了法律权威,又促进了社会、家庭的和谐。

2009年3月,郑某与王某因某种原因离婚,因孩子抚养费产生纠纷起诉到海伦法院。经审理判决,王某支付抚养费直至其子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时止。判决生效后,王某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郑某向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

该案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了解到郑某打官司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抚养费,而是王某的做法让她寒心。如果简单地就案办案,财产执行完毕后就能结案,但达不到打开心结、家庭和睦和延续亲情的和谐执行效果。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执行法官考虑到孩子是连接双方关系的最佳纽带。为此,执行法官将他们聚到一起,让他们敞开心扉,说出心中的郁结,最后,王某与郑某达成了和解协议,王某每年年末给付孩子抚养费。就是这样,在这10年间,历任执行法官始终将此案放在心中,每到支付时间,就主动找到被执行人执行抚养费。10个寒暑交替,从没有一次遗忘过。

2020年是该案执行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中国疫情严重的一年,即便如此执行法官也不忘通过网络的形式联系被执行人执行抚养费。终于在2020年4月15日使该案执结完毕。10年的诉争因为柔性执行而得以化解。

情法并用,顺利执结阻挠案

执行工作调整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以心交心,通过尊重人、关心人的“和谐执行”方法,才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建立起安定有序的社会关系。

2017年初,陈某雨与王某平系朋友关系,陈某雨因做生意缺钱,向王某平借款70000.00元,随后双方签订了欠据一张,同年末,陈某雨向王某平返还借款15000.00元,余款仍未归还。2019年王某平见陈某雨拒不偿还剩余借款,遂于2019年9月5日向海伦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陈某雨返还余款。经审理判决:陈某雨返还王某平借款55000.00元。判决生效后,陈某雨一直避而不见,拒不履行法院判决。

申请执行人王某平于2020年1月15日向海伦法院申请执行。受案后,执行法官刘文辉积极与申执双方取得联系,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并多次与被执行人沟通,向其告知不履行法律的后果,督促其积极偿还借款。被执行人陈某雨不但不配合,反而多加阻挠就是不还欠款。执行法官刘文辉用丰富的执行工作经验,情法并用地和被执行人陈某雨做思想工作,设身处地的与他交流。经过2个多小时的思想工作,才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通过网络转账的方式向海伦法院账户转入执行款55000.00元,该款进账后,执行法官刘文辉立即通过案款专用账户将该笔执行款迅速转入申请执行人王某平的银行卡中,才使案件顺利执结。

执行局局长孙继光深有感触地说:“法院的执行工作重要而棘手,极易引起矛盾激化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只有解放思想,克服司法刻板化,引入人性化,走“和谐执行”的路子,才能达到最佳的执行效果。”

在疫情防控期间,海伦法院执行干警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坚守在防控一线岗位,同时又以灵活多变的执行方式依托大数据平台,推进执行工作的有效开展。他们时刻不忘其身上的责任和使命,将在未来的执行路上更加努力的前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海伦法院:防疫办案两不误 厉兵秣马谱新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