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新政与清朝的覆灭

《十年新政与清朝的覆灭》讲座纪要

2017年6月5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崔志海教授应邀作《十年新政与清朝的覆灭》学术讲座,讲座由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教授高翠莲老师主持。参加讲座的包括我院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以及专门史等专业的研究生和许多对此感兴趣的同学。

讲座伊始,崔老师就提出了本次讲座的核心问题:回放历史,清末十年新政究竟与清朝灭亡有什么关系呢?

十年新政与清朝的覆灭


十年新政与清朝的覆灭


十年新政与清朝的覆灭


十年新政与清朝的覆灭


在讲座的导言部分,崔老师介绍了清末新政纲领的制订和过程,并将新政分为三个阶段来阐述。紧接着,崔老师从四个方面理清了清末新政推动清朝覆灭的原因:一、无视民众利益,恶化官民关系;二、启动政治改革,恶化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三、政策失误,得罪民间立宪派;四、清末新政具有颠覆清朝统治的内在动力。

随后,讲座进入到主体部分。首先,崔老师从清朝统治的动机和背景来分析。新政打着“赔偿之款,所以纾目前之祸难;自强之款,所以救他日之沦胥”和“此时应省之事必须省,应办之事必须办,应用之财必须用”的口号行“无视民众利益,恶化官民关系”之实,不顾11年间由新政开支导致的财政赤字激增、民变沸腾和“利未见而害丛生”的忠告,极大地消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其次,崔老师从清朝内部权力的斗争角度分析到:新政刚开始时慈禧太后和清政府为保证改革的成功和维护自身的统治,吸取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教训,十分强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和一致。但1905年政治改革的启动不但打乱了清末新政改革计划,加重改革负担,而且还诱发和激化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由此危害整个新政改革事业以及清朝的统治。在这个意义上,政治改革里的措施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行为,加速了清朝的内部权力动乱。

再次,崔老师指出:政治改革除了引发清廷内部动乱外,还使得清政府与国内立宪派的矛盾激化了:尽管清政府从一开始启动预备立宪,就一再公开声明他们无意放弃君主权力,实行英式或美式立宪政治,公开宣示大权统于朝廷。但预备立宪一旦启动就打开了潘多拉盒子,自然激起国内立宪派的民主热情,这是不以清朝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必然结果,从这个意义上看,新政实质是清廷的一个重大的失策。

在第四个方面,崔老师指出了新政中的教育改革与军事改革是清末新政具有颠覆清朝统治的内在动力的根本原因:学堂与留学生一旦接受近代西方教育,就必然会成为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者;新军接受了近代的军事教育与近代军事训练,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必然导致新军成为清朝的掘墓人。显然,这两个领域的改革结果都不是清廷的初衷。

最后,高翠莲老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高老师指出本次讲座内容的新意在于崔老师不仅以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这两次当量不同的革命对清王朝存亡造成了不同结果,引发清朝的灭亡不源于它的对手革命党人这一问题意识,把视角引向清廷内部,探寻清末新政与清朝灭亡的关系。既突破“清朝亡于革命党人的辛亥革命”这一成说,也完全不同于清朝亡于新政过迟,导致萧功秦所说的“重病综合症”的见解。同时,崔老师不仅仅把清朝档案、奏折,脉案一一浏览,也通过美国的档案当时对中国对清末新政的观察来说明观点的做法,也对我们今后的研究中史料的运用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本次讲座中的崔老师讲课诙谐幽默却又不失严谨的学者风范,给同学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