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咋了?蝗灾泛滥,“鼠患”又来了?


看起来,这一场蝗灾,只是蝗虫疯长的结果,但是深究其起源,我们会发现一些情况。这一场横扫多国的蝗虫是一种“沙漠蝗虫”,顾名思义,其实就是一种生活在沙漠地区的蝗虫。相信大家也知道,在沙漠地区的环境,都是比较干燥的。而干燥的环境中,这些沙漠蝗虫虽然存在,但是数量有限。不过,在2018年,阿拉伯半岛地区出现了异常的降雨,降雨量增多,在2019年,东非地区也出现了异常潮湿的情况。又湿又热的环境,为这些蝗虫大规模繁殖提供了一个非常优越的“温床”。最终,这些蝗虫越来越多,酿成了这一场蝗灾。

这是咋了?蝗灾泛滥,“鼠患”又来了?

从根本的原因来看,蝗虫泛滥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一些沙漠地区出现了异常的天气,而这些异常的天气,并不是随意出现的。这些年来,我们常说的气候变暖,虽然看起来只是气温的上升,但是伴随气温的上升,很多地区也会出现极端的天气,如上述所提到的,东非等地区出现了异常的降雨,才酿成了这一场大规模的蝗灾。而现在有科学报告指出,除了蝗虫泛滥以外,有一个地区的老鼠也出现了泛滥的情况。

这是咋了?蝗灾泛滥,“鼠患”又来了?

据外媒的报道,近期威尔士迎来了强降雨天气,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洪水泛滥。不过,当这些洪水到来以后,当地民众不仅遭遇到了洪水,还迎来了很多啮齿动物的入侵,鼠患成灾。根据科学报告的说法,由于洪水的原因,这些排水沟和洞穴充满了水,而栖息在排水沟、洞穴里的老鼠在遇到了洪水后,只能转移栖息地。于是上演了一幕:数百万只老鼠涌进了当地的房屋。当地有一些民众表示,有一些老鼠甚至和猫一样大。当然,是否真的像猫那么大,有待商榷,不过,有一些老鼠的体型确实是比较大的。

这是咋了?蝗灾泛滥,“鼠患”又来了?

虽然老鼠属于“四害”的范畴,我们很讨厌它们,不过老鼠本来就存在的,只是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老鼠的数量也是比较有限,很少出现老鼠泛滥的情况。不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威尔士地区迎来了炎热的夏季和温和的冬季,也就是说,当地的气温都相对较高。这些天气情况,让这些老鼠拥有一个很完美的繁殖条件,所以导致了老鼠数量疯长。和之前三年相比,这段时间当地民众联系害虫防治公司的次数增加了超过三分之一。联系害虫防治公司的次数大幅度上升,这也说明了,这一次出现的老鼠确实是很多了,超出了以往的情况。

这是咋了?蝗灾泛滥,“鼠患”又来了?

从蝗虫泛滥,再到威尔士鼠患成灾,这些虽然看起来是生物大规模繁殖的结果,但是其根源都如出一辙,那就是气候变暖,导致出现了极端的、异常的天气。随着极端天气的出现,让这些害虫大规模繁殖,最后演化成为一场场灾害。但是,我们常说气候变暖,地球的气温真的在上升吗?

这是咋了?蝗灾泛滥,“鼠患”又来了?

我们直接的体感,可能没法感受到气温的变化,但是我们从科学数据中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地球气温的变化。相信大家也还记得,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年份,2016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在进入2020年,地球的气温又不断刷新纪录,其中2020年1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份,随后,在南极地区又测得打破纪录的高温,最高达到20.75℃,是南极地区有记录以来第一次突破了20℃的高温。

这是咋了?蝗灾泛滥,“鼠患”又来了?

这些数据向我们说明了一点,地球的气温确实是上升了,看起来,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了趋势,难道我们已经束手无策了吗?气候变暖确实是有点让人担忧,不过,情况或许不会如想象中那样悲观。相信大家也知道,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在于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了地球温室效应有所加剧。

这是咋了?蝗灾泛滥,“鼠患”又来了?

既然,找到了原因、问题所在,其实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什么难事。相信大家也看到,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在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其实就是希望减少对化学燃料的依赖,以此来减少碳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当然,由于我们已经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单纯依靠减少排放,想缓解气候变暖还是不容易,所以我们还可以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下来,森林等绿色植被,就能很好地完成这一项任务。

这是咋了?蝗灾泛滥,“鼠患”又来了?

NASA的科学报告指出,从2000年代初期至今,地球的森林覆盖率增加了5%,确实是比较大的增长率,而我们国家在新增绿化面积方面的占比超过总数的25%,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国家这些年来一直在植树造林的成果。随着未来我们优化能源结构、大范围植树造林,地球的气候变暖趋势是可以控制的,地球的气温是可以控制的。当地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得以控制,极端的天气出现的频率、强度也会减少,类似蝗灾、鼠患的情况也会减少。当地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得以控制,极端的天气出现的频率、强度也会减少,类似蝗灾、鼠患的情况也会减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