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理科技支撑、未释放的信息是好消息

很多人不看好青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理要素,总认为青岛的陆路交通位置处在边角上、没有成为中心城市的地理环境。从传统的国土概念上看、青岛的确没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理优势。人类进入公元两千年后、地球村公认本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世纪的意义是什么?是向海洋要资源,这个海洋资源不再是局限于捕捞鱼虾与远洋运输,是要方方面面开发海洋资源、利用海洋资源。海洋国土的战略意义已经上升的一个新的高度。青岛的地理优势在海洋世纪无可替代,青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机遇是有地理与科技支撑的。

青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理科技支撑、未释放的信息是好消息

进入海洋世纪已经接近二十年,一般人的海洋世纪概念还只是简单的口号,貌似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国家的顶层设计师们可不这样看,海洋世纪要向海洋要资源,因为地球的陆路资源有限、占地球表面六成还多的海洋上下拥有更多的资源待开发。国家在海洋世纪的战略安排早已将青岛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首先表现在人才培养的战略安排。四十年前我们国家只有一个年招生两百多人的青岛海洋学院,现在我们已经有八所海洋大学加两所“预备海洋大学”,其中的国字号海洋大学在青岛。大学之外国家涉海的科研机构、相关机构在青岛均有派出单位,青岛拥有的涉海人才数量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涉海人才储备方面青岛已经具备海洋世纪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与地位。涉海人才的优势为青岛拥有国家中心城市的科技优势奠定了基础,众多涉海科技未公布信息都是大信息,值得国人期待与骄傲。

青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理科技支撑、未释放的信息是好消息

海洋世纪中海洋国土的概念需要人们在心中重新定位,海洋国土不再仅仅是主权与战略前哨,按国际公约海洋国土距离陆路或海岛虽然只有12海里,但是可开发独享的海洋资源区域却是距离陆路或海岛200海里。我们国家拥有一万八千公里的海洋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资源丰富的海洋国土面积。海洋世纪国家的战略安排必然要从拥有涉海人才最多的青岛出发,所以这两年国家给予了青岛更多的政策安排,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选择青岛不是来避暑的,上合组织区域贸易示范区建设战略安排不是个花架子。现在是到了国家要盘活青岛资源的时候了,所以青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是历史的必然,并且具有地理位置与海洋科技方面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它城市不具备青岛这些优势,其它城市具备的优势青岛却可以补齐短板。

青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理科技支撑、未释放的信息是好消息

即将在青岛蓝谷揭幕的2019(第四届)青岛海洋科技博览会上,有众多涉海先进技术将公开亮相。利用波浪驱动与发电的海上移动生活平台也将在博览会上用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公众。波浪驱动与发电是地球人近百年间梦想突破的涉海技术,这项高新技术就是在青岛的崂山湾完成的首次实用试验。没有海洋世纪完整概念的人们可能还不能真切理解这项涉海技术的意义,实现波浪驱动与发电商业化运作与蒸汽机、内燃机的应用有的一比,它足可以引领一场工业革命。波浪驱动技术的成功意味着人类可以开发利用海洋表面超过一百万亿千瓦的清洁能源(地球人均超过一万千瓦),所以青岛在科技层面已经占据了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制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