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梵蒂冈-世界最小的国家,怎能不知道梵蒂冈的形成史?

到意大利的罗马,必游梵蒂冈。对游客来说,与其说它是一个国家,不如说它更像一个景点。因为它没有明显的国界,坐地铁可以到达,步行走过去也不远。但它确确实实是一个国家:全球领土面积最小(0.44平方公里)、人口最少的国家。全称为'

梵蒂冈城国',意为先知之城,由于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被称为"国中国"。

游梵蒂冈-世界最小的国家,怎能不知道梵蒂冈的形成史?

梵蒂冈虽小,但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它之所以形成今天的状况,还要从罗马帝国说起:

罗马帝国是世界古代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公元395年,帝国被一分为二,形成以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以罗马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本文只说与梵蒂冈有关的西罗马帝国。

公元476年,貌似强盛的西罗马帝国,被从森林中走出的日耳曼人彻底摧毁。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也标志着欧洲进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纪。

公元555年,东罗马帝国收复了意大利全境,当时的查士丁尼大帝将罗马城的实际统治权授予给罗马主教。罗马主教自此开始宣称自己为"教皇",逐渐成为意大利中部地区事实上的世俗统治者,并开始建造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宫。

罗马城名义上还是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直到751年,拜占庭在意大利的领土最终全部沦丧于伦巴底人之手。为阻止伦巴底人对罗马的进攻,当时的教皇斯蒂芬二世冒着风雪,翻过阿尔卑斯山脉前往法国,向法兰克王国国王

丕平救援,为迎合丕平,亲自为他涂圣油、加冕,并宣布禁止任何人从别的家族中选立教皇,违者将受到剥夺神职、逐出教门的处罚。作为回报,在754和756年,丕平两次出兵意大利打败伦巴第人,将夺得的罗马附近的"五城区"赠给了教皇。此事件就是被基督教世界称颂了千余年的"丕平献土",此后教皇权势日益扩张,在意大利中部出现了以教皇为君主、以罗马为首都的"教皇国",直辖领土达 4万平方公里以上。

游梵蒂冈-世界最小的国家,怎能不知道梵蒂冈的形成史?

丕平

罗马教皇的权势不断扩大,除了教皇身上的一层神光之外,"教皇国"这个物质基础更为重要。而且,由于是丕平献土缔造了教皇国,此后历代法国君主都以教皇的世俗庇护人自居。

随着教皇国的强盛,梵蒂冈也逐渐成为罗马教皇进行政治与宗教活动的中心:

1377年梵蒂冈宫成为教皇的主要住所。

15世纪建造了梵蒂冈图书馆和西斯廷礼拜堂、梵蒂冈城墙。

16~17世纪初重建了圣彼得大教堂,使它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规模最宏大的建筑。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意大利文艺复兴名人都参加了这些建筑的设计、建造、装饰工作,梵蒂冈收集了大量文艺复兴以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珍贵艺术品和图书文献。

游梵蒂冈-世界最小的国家,怎能不知道梵蒂冈的形成史?

梵蒂冈博物馆

到19世纪中叶,意大利开始逐步统一(详细进程见我上次写的意大利独立史),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罗马教皇的领地虽然有法国军队的保护,但也开始受到了威胁。

罗马天主教会为加强教皇权威,教皇庇护九世于1869年12月举行了第一次梵蒂冈宗教公会,有欧洲及其他地区 700余名主教及高级宗教人士参加。

而就在会议进行时,意大利王国于1870年9月占领了罗马,宗教公会于10月休会。

这主要是因为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把驻在罗马的军队调回本国,教皇国失去法国军队的保护,意大利王国的军队顺利开进罗马城,并收复教皇占据的其他地区,完成国家的统一。

游梵蒂冈-世界最小的国家,怎能不知道梵蒂冈的形成史?

1871年意大利政府颁布法令宣布,教皇人身不可侵犯,享有外交特权,允许对外自由来往,并给予年金,但为教皇所拒绝。时任教宗庇护九世被困于梵蒂冈,教皇国形同灭亡。面对这种情况,此后的历任教皇均不愿屈服,不准信徒参与意大利王国的公职。他们将自己的活动范围限于梵蒂冈宫,被称为"梵蒂冈之囚"。而圣座与意大利之间的对峙,就这样延续了49年之久。

这里普及一下几个名词:教皇原指罗马帝国皇帝兼任的多神教最高祭司,现为天主教国家梵蒂冈城国元首的政治及外交称号。 教皇由天主教会的教宗兼任,可终身任职。圣座,是罗马主教的教务职权,也是天主教会内超乎众教座之上的主教座位。我理解都是指的同一个人。

为解决此争端,自1926年起,当时已接掌意大利总理的贝尼托·墨索里尼代表意大利政府,与圣座就解决罗马问题进行协商,最后达成协定,并于1929年2月11日在罗马拉特朗宫正式签署,所以称为《

拉特朗条约》(也称拉特兰条约)。条约承认梵蒂冈为政教合一的主权国家,梵蒂冈为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

拉特朗条约》签订后,教皇国正式解体,由新建立的梵蒂冈城国取代,2月11日也成为梵蒂冈城国的建立纪念日。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举行制宪会议选举,成立意大利共和国。1948年起施行的《意大利共和国宪法》对此《拉特朗条约》予以承认。

现在的梵蒂冈

梵蒂冈城国拥有自己的货币、邮政、电讯及民政机构,是政教合一的体制,境内没有田野、农业、工业、矿产资源,国民的生产生活必需品,譬如自来水、电力、食品、燃料、煤气等通通由意大利供给。梵蒂冈的公民大部分是神职人员,包括了主教、神父、修女。还有大约3000名世俗工人,他们是梵蒂冈的主要劳动力,但都不住在梵蒂冈城内。

梵蒂冈没有军队,仅有一支著名的

瑞士卫队,一支专门为教宗服务的志愿禁卫队,负责国家的安全工作和保卫教宗的安全及参加宗教仪式。说起这支卫队,还有一段精彩历史:1527年5月6日,时任西班牙国王和罗马帝国的皇帝率领3万大军包围罗马,意图抓捕教宗。瑞士近卫队为履行职责掩护教宗撤离而进行了惨烈的战斗,189名士兵中有147人阵亡,余下的42名士兵成功掩护教宗安全撤离罗马。5月6日也因此被作为瑞士近卫队重要的纪念日,瑞士近卫队同时也得到了绝对忠诚的评价。直到今天都是梵蒂冈的保护力量以及仪式象征。还有瑞士近卫队那充满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制服,常常被误会由米开兰基罗所设计,事实上现在的制服是当年的瑞士近卫队队长于1914年设计的。

游梵蒂冈-世界最小的国家,怎能不知道梵蒂冈的形成史?

梵蒂冈的日常生活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每遇周日,圣彼得广场天主教徒聚集,中午12点,随着教堂钟声响起,教宗在圣彼得大殿楼顶正中窗口出现,向教徒们发表演说,梵蒂冈的瑞士侍卫队每年5月6日在圣达马索院内举行宣誓仪式,诵念5个多世纪来一直不变的誓词,祈求天主保佑自己圆满完成任务,效忠教宗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

游梵蒂冈-世界最小的国家,怎能不知道梵蒂冈的形成史?

每年都会有无数天主教徒及游客来到里,瞻仰这座天主之城梵蒂冈的艺术杰作,其艺术精华主要集中在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博物馆。具体介绍梵蒂冈景点的文章很多,这里就不重复了。


50多岁的夫妻,每年春秋两次深度自由行,已经游历大半个中国、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泰国,南欧意大利-南法-西班牙-葡萄牙,欢迎关注,跟我一起感受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