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張館藏圖片,學會辨別古玉表面的漿光與現代拋光,迅速提升眼力

漿光是古玉的重要特徵,會看漿光,且能區別於現代拋光,意義重大。

一、什麼是漿光

漿光是視覺效果,如冰糖葫蘆。漿光的形成,是歲月摩挲的結果。一塊古玉深埋地下,經過土壤侵蝕,表面會產生氧化膜,這層附著在玉器表面的包漿,光澤瑩潤,推之如肥皂,阻而不滯。漿光有生坑與熟坑之區別,生坑古玉之光,沉穩內斂,硬朗挺括,哪怕已經雞骨白,仍舊不失光澤之美。

6張館藏圖片,學會辨別古玉表面的漿光與現代拋光,迅速提升眼力

而熟坑之漿光,則熠熠生輝,溫潤喜人,俗稱寶光。不管生坑與熟坑,這層漿都是覆蓋在玉器表面的膜狀。漿整體一致,滿布覆蓋,不會出現漿被截斷之狀。因為玉器先被製作,後來才入土,土壤沒有分別心,同等侵蝕玉器的各個部位。這也是我們在鑑定過程中常說的“內外一張皮”。漿光包括漢代常見的玻璃光,這是精品玉質與精細打磨的結果。

6張館藏圖片,學會辨別古玉表面的漿光與現代拋光,迅速提升眼力

二、什麼是現代拋光

現代製作玉器,採用高速拋光。由於轉速過快,往往出現賊光,看上去很亮,但是浮於表面,光澤不夠沉穩。現代拋光常常呈現大面積同向高光,在玉器的旮旯內部不容易拋到,看起來黯淡無光。古玉的光澤不僅僅是拋光產生,在使用解玉砂加工的過程中,拖砂光已經出現。拖砂光是解玉砂接觸玉器時產生的,由於速度較慢,拖砂痕沉穩厚重。

6張館藏圖片,學會辨別古玉表面的漿光與現代拋光,迅速提升眼力

現代拋光標本很多,常去商場珠寶櫃檯感受現代和田玉跟翡翠作品的光澤,一般都是現代拋光。地攤上仿古玉器的光澤,也大都是現代拋光,很亮很賊,光澤外放。

6張館藏圖片,學會辨別古玉表面的漿光與現代拋光,迅速提升眼力

三、漿光與現代拋光的鑑定

由於形成機理不同,漿光與拋光有著明顯的差異。漿光是古玉之外形成的,換句話說,我們把玩古玉,接觸到的不是玉質本身,而是漿。但我們接觸現代新玉,高速拋光的玉器,摸到的就是玉質本身。因此,古玉會有粘手感,而新玉撫之滑膩,這是鑑定古玉的重要方法之一。

6張館藏圖片,學會辨別古玉表面的漿光與現代拋光,迅速提升眼力

現代拋光的“賊”,是一種你不看它,它卻盯著你看的感覺。沒有歲月的沉澱,沒有穩重的皮殼,沒有文化的累積。古玉的漿光,有一種魔力,可以讓我們深夜不睡,細細端詳,直到天亮。相信每個古玉愛好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古玉表面散發著迷人的光氣,深深吸引著你我。

6張館藏圖片,學會辨別古玉表面的漿光與現代拋光,迅速提升眼力

古玉鑑定六要素之中,有包漿的鑑定。漿光就是包漿的重要方面,既包含了古玉表面的皮殼,又包括古玉的光氣。多看館藏品,多看真品,尤其如能夠上手學習古玉的漿光,對我們眼力的大幅度提高,意義重大。

本文對漿光進行了闡述,希望能對您有所啟迪,歡迎關注轉發,咱們一起養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