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該太嚴厲,也不該太放縱,好的教育都應該有“彈性”

生活中,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會不時地因為一些小事鬧情緒,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面對這種現象,不同父母的處理方式不一樣。見得比較多的,一般就是冷眼旁觀、置之不理,甚至惡語相向。顯然,這些方法都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管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想辦法令孩子不再重複這種行為。

教育孩子時要耐心,這是育兒書上都會提及的,但並不是每一位父母都做得到。如果孩子漫不經心,以一種更為淘氣的態度與父母交流,家長一般都會很生氣。這樣,雙方的矛盾很可能愈演愈烈,孩子實際上則會更淘氣。性格的原因只是佔其中一部分,而另外一部分可能就是教育方法的問題。

要想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收到更好的成效,就得更靈活地處理各種問題,換言之就是變得更有"彈性"。

教育孩子不該太嚴厲,也不該太放縱,好的教育都應該有“彈性”

學習教育方法不能用"拿來主義"

很多父母不會教育,皆因都是第一次當家長,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去模仿。自家的孩子可能不太適應某些方法,因為這些方法都是照搬的,沒有很好地結合自身情況和孩子的情況。這樣不僅事倍功半,還會產生很多反效果。有些父母為了逼迫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甚至會嚴厲得像個軍官一樣,經常苛責孩子。

更可怕的是,很多家長居然僅僅因為孩子學習成績可能會變好而覺得這麼做是對的,但無形中已經忽視了孩子內心深處的感受。舊社會里,"棍棒出孝子"可能沒有錯,但如今21世紀的孩子面對更多身邊越來越複雜的人和事,心思也不如以前的孩子那麼單純。假若再讓傳統的教育方式重演,孩子的健康成長就無法得到很好的保證。

的確,有些孩子在嚴加管教下,成為了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別人眼中,他們多才多藝,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是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最後都淪為普通人,不僅喪失了快樂的童年,而且長大之後心裡也存留了一些無法磨滅的灰色記憶。

教育孩子不該太嚴厲,也不該太放縱,好的教育都應該有“彈性”

另外一些父母卻認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應該給予他們一定的空間,所以成為了甩手掌櫃,很多事都是讓孩子獨立完成的。然而,有些孩子自控力比較差,是非觀比較模糊,倘若任其發展,則會讓他們不知不覺地沾染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

打個比方,高考狀元取得優異的成績,的確是靠自己學習總結出來的,他們通常都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知道該如何自主學習。而有些孩子小的時候則缺乏這方面的系統訓練,故長大後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嘗試去領悟知識,還是比較困難的。

過分的控制或放縱,對孩子來說都弊大於利,這是很多父母比較容易犯錯誤的地方。歸根究底都是父母在揚棄教育方法方面不夠靈活。試問父母的教育方法都已經不夠靈活了,又怎能教育出懂得獨立、大方得體的孩子呢?下面就把過於嚴厲的情況詳細展開討論。

教育孩子不該太嚴厲,也不該太放縱,好的教育都應該有“彈性”

許多家長認為更好約束孩子的辦法就是嚴厲

一些較為嚴厲的家長認為,他們這樣的做法可以更好地管住自己的孩子,讓他們不那麼調皮。孩子小的時候想法沒那麼多,更多地被父母控制,他們一般會聽父母的話完成父母交代的事情。但是,一旦這種指令沒了,孩子就會突然不知所措。彈性教育會大大減少孩子這方面的問題。為什麼會如此提倡呢?究其原因就是,孩子可以在彈性的環境中更自由地成長。相反,孩子如果在缺乏彈性的環境下成長,則會變得被動,只會叫做什麼就做什麼,長大後還很可能變成一個低能兒。在家長會中,有些人會吐槽,說自家的孩子最近沒那麼靈活了,似乎幹啥啥不行,看上去呆呆的,其實就是家長的長期控制造成的。

不僅如此,這些孩子還會有如下表現:

(1)進步緩慢

在成長過程當中,如果孩子能夠更好的獨立,這樣會讓他們在各方面都進步較快,極大地有利於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一般低齡孩子的記憶力和領悟力都相對較高,因而學東西會更快學會。有些人之所以很成功,是因為他們自己在孩提時代就會自覺地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同時總不會忘記思考。相反,孩子如果缺乏"彈性教育",獨立性就會大大降低,進步也不可能更快。

(2)人格缺陷

有問題的性格一定來源於有問題的教育。孩子平時若過多被家長控制,那麼就會容易不經過思考就去做事情,經常直接執行命令。可是父母所說的命令,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是否有好處,他們也不能保證。久而久之,孩子除了瞎忙之外,也養成了一些不好的性格。缺乏思考和鍛鍊,長大之後很難大有作為。

(3)心理缺陷

有彈性的教育不會過分束縛孩子,如果感覺到過分的束縛,孩子就會覺得很窒息,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他們動不動就會忤逆家長,內心也自然而然地在這種對立中變得陰暗。

教育孩子不該太嚴厲,也不該太放縱,好的教育都應該有“彈性”

摒棄"嚴厲"和"放縱",家長要遵循"彈性教育"

所以對孩子來說,彈性教育十分重要。家長究竟應該採取什麼辦法,才能保證對孩子的教育更有彈性,其生活不受到太多負面影響呢?以下是一些比較好的建議:

1、學會尊重孩子

一般來說,幾乎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聽過父母說的一句話:"大人說話,小孩一邊兒去。"其實,父母普遍覺得孩子遠比自己小,因此他們說的話沒必要太在意,甚至認為孩子的想法不重要。這種想法必須要糾正了,再小的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想法,因此必須要尊重他們。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過:"懲罰會剝奪孩子的力量和尊嚴。"心靈受到傷害,就很難更好地成長。

在彈性教育的條件下,家長會很自然地學著站在他們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保護孩子表達想法的權利,看看寶貝們遇到了某些問題感受如何。這樣他們心裡的痛苦會被漸漸明白,孩子亦將會獲得更多的選擇權利。

教育孩子不該太嚴厲,也不該太放縱,好的教育都應該有“彈性”

2、給孩子更多自由

有些父母在控制自己的孩子中難以自拔,具體表現為:像警官審問疑犯一樣詢問孩子平時出門會和誰玩,甚至還硬性要求到點回家,遲一分都將"大禍臨頭"。這種看似嚴絲合縫的管教會讓孩子覺得很窒息,表面上說會讓他們和朋友聚會,趁此好好放鬆,但接二連三的電話也會讓他們覺得難堪。

更彈性的教育會這麼做:既然同意了讓他們出去玩,那就請放心,因為大多數年幼的孩子都會比較誠實地執行父母的命令和要求。早晚有一天,孩子會走進真實的世界中,如果他們太小,就沒必要去經歷那麼多。如果他們所經歷的結果都一樣,他們的行為就還會像一個小孩子一樣。與其等他們長大之後被別人嘲笑,還不如在小的時候讓他們和大家一樣。

3、更靈活制定規則

當然讓他們太過自由,或者是一味的放縱,都會使孩子無法更好地約束自己。為了更好地避免這種問題,立一些規矩就顯得很有必要了。不過規矩不能太過嚴苛,既有一定的空間又能讓他們感受到界限。

比如對於女孩子來說,平時可以出去聚會,但是一定要提前和家長說,而且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前。如果不回家或無法回家的話,要確保安全。雙方必須都要遵守雙方定下的約定。如果孩子覺得爸媽老是不回家陪自己,也可以提出相應的要求。如果家中每個人都去遵守定下的"規矩",久而久之教育也會進入一個較為靈活的良性循環,家庭氛圍將會更好。

教育孩子不該太嚴厲,也不該太放縱,好的教育都應該有“彈性”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是為人父母者的人之常情,但他們很多人卻從來都不反省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就算是父母不太懂得教育孩子也沒有太大關係,只要自己控制情緒,在所有的事情上不走極端,儘量不過分掌控孩子的人生,就可以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同時也達到成功培養他們成長與獨立的最終目的。倘若還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做,那就不妨把自己的角色換成小孩,或者努力回憶一下自己小時候,看看怎麼做才能開心。

我是小E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