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一點,豁然開朗!看到就是賺到

虛領頂勁,用意不用力找不到感覺,主要是上下爭力沒有找好,樁功沒有過關,練功時,一會找到感覺,一會又沒感覺,是正常的,只有不斷訓練,不斷反覆,才能走到隨意。先多站無極樁,用意腳踩頭頂,反覆做作上下起式,可以有意識多著意去做,但正式拳架訓練時不要執著,再在無意中找感覺。

師傅一點,豁然開朗!看到就是賺到

武學與科學不同,武學是知識與體驗合一的科學,即前輩所講的知行合一。即使所有的內容、秘訣都告訴您,您沒練到也不懂,好像懂了,也似事而非。而不知不覺練到一定火候,程度,有人也需要師傅點化,或自悟得到。即迷者師渡,悟者自渡。過去老師教徒弟,在沒練到時,師傅常常不講訣竅,只教教規則就讓你一邊練去,就是怕告訴了,反而似是而非,影響練功。當練到一定程度了,師傅一點,豁然開朗,即所說的有練功三年不如師傅一點,其實沒有三年苦工,師傅十點也沒用。就像有人吃包子,吃了3個沒飽,吃第四個飽了,就想,早知如此,就吃第4個包子不就行了嗎。目前信息發達,所有的內容,秘訣通過圖書等媒體,可以讓您一天將知識全學到,但似是而非,反而練不到,因為只吃了第四個包子。即前人功夫好,今人理論高,只有知識了,卻沒有體驗,更影響踏踏實實的實踐,還往往對前人的理論產生懷疑,總覺得沒有得到秘訣,絕技失傳了。另告訴您一個驗證初步得到棚勁整勁檢驗方法,如果您通過不斷站樁、練功,練到抱起雙手,放鬆站立,手指尖輕加意念微微抖動,全身有象涼粉似地顫動,則初步有感覺了也容易找到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了,全身容易協調了,許多練拳的感覺和原來難題就好像迎刃而解了。當然這只是初步感覺。

練功初期不易看太多書,知道太多容易影響練功,造成理解混亂。當然,現在社會及人的本性,使人不看、不問,或老師不說也難,但一定注意把握住:武學是知識與體驗合一的科學。此外,如對理解差的,只會下笨功夫的則要詳說細說,反覆講解。即應因人而異。

師傅一點,豁然開朗!看到就是賺到

陳微明先生是太極拳前輩,他的論述是有道理的,但這有一個不同層次的問題。黏手聽勁是太極拳的一個特色,但我想如果執於黏手,則實戰時可能手忙腳亂,被人引誘、戲耍,而且人在瞬時的下意識反應是隻能作出最直接、最簡單的反應的。而如果敵我雙方因某些因素不能黏手,並不意味著就不能聽勁、不能與之相敵、就是外家拳了。舉個例,當敵將出而又未出手,自己還未能接手時,此時對他的“聽勁”就應是靠一些如判斷力等歸於“神”的東西,當然這有判斷失誤的時候。所以我想作為訓練,既要練接手、接觸的黏,也要練斷手、分開時的用神意去判斷、去聽勁的“黏”,這樣用時才能根據實際情況能接手、需要接手時就接手,不能接手、不需要接手時就不接手,以神意隨之、聽之,這樣也才能破“執著”,進退自如。而要達到這種狀態,是以“功”為基礎,這個“功”是包含力、身、手、步的協調、八面支撐、隨遇平衡、精神狀態的興奮等因素,非僅僅是傳說、小說中的“內功”。在此基礎上對下一步作推測,才可能做到內家拳的要求:出手見血,伸手即僕。

師傅一點,豁然開朗!看到就是賺到

我認為黏手聽勁不僅是太極拳的“一個特色”,而是實施太極技擊的主要特色,主要手段,你只有黏上了,才能實施“化引拿發”。但這並不是說就要“執於”黏手,太極拳是技擊,就有技擊的共同點,我在前面講過,當敵向你攻擊時,普遍的共同的應對(化解)之法無非三種:散躲開,挌擋開,接住。在此基礎上同時反擊,太極技擊當然也不例外,在你黏不上、黏不住時,你何必執著於黏?事實上,就是太極大師在對敵時,能黏住敵人的機會,恐怕也不超過10%,所以說,太極光練推手是不行的,一定要練散手,而且一定要與其它拳交流練習,這就包括了實戰中的種種不能黏手的情況。在沒有黏上時,太極技擊確實與其它拳沒有多大差異,如果真的差異很大,不知能否提出來,到底是什麼差異?

不知大家有沒有機會看過美國的超級格鬥比賽,不分重量級別,不分門派,禁律只有幾個,如不準攻擊襠部,不準刺眼等幾個可以立即致死以及嚴重傷害的招法,勝負可以由賽者自認輸、賽者的經理(助手)認輸、裁判判等。練巴西柔術的格雷西取得連續三屆冠軍的好成績。本人有機會觀看了這些比賽中格雷西的10餘次格鬥錄象。格雷西的取勝,最後幾乎都是以他鎖住(CHOK)別人的形式出現。他的格鬥實際上是很有點太極的味道的,以靜治動,別人的任何手腳出來,只要他能黏上,即刻施展“鎖”法,十有八中,別人懼怕而不敢進攻而採取防守時,他就主動進攻,或把別人打得抱頭鼠竄,或者別人出手反擊而被他拿住進而鎖住。他的這種技擊與太極的黏住再打理是相通的。

陳微明論太極散手(曾昭然“太極拳全書”)

太極拳七十餘式,均是散手。即有散手,何必又習推手之法?蓋太極拳散手之變化,均由推手變化而來。能聽勁,則散手方能用之而適當。若不黏住敵人,不知聽勁,則用散手亦猶外家拳之格打,未必著著適當也。太極拳論雲‘由著熟而漸悟懂勁(著即是散手),由懂勁而階及神明’。觀此可見著熟是第一層功夫,懂勁是第二層功夫。著熟不難,懂勁最難。譬如敵人打一拳來,若不先黏住,則不能聽人之勁;不能聽人之勁,則不能或左或右,或高或低,或進或退,而施用散手。即黏之後,若敵人手往上起,則亦隨之而起,即可以左手擊其胸部;若敵人之手往下落,則隨之下落,以左手擊其面部(還有若干情況,這裡省略)。。。。此略言其大概也。總之,太極拳之散手,與他種拳之散手不同。太極拳之散手,是由黏住聽勁而出。他種拳之散手,是離開而各施其手腳,遠則彼此不相及,近則互相抱扭,仍有力者勝焉。楊澄甫先生有云‘太極拳散手,隨機應變,無一定法。若會聽勁,則聞一知百;若不會聽勁,雖多法,亦用不好’。孫武子日‘知己知彼,後人發先人至’。太極拳聽勁,全是知彼功夫。能黏住敵人,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彼不會聽勁,一動即跌出矣。若太極拳聽勁功夫尚不能到,不能黏住敵人,則不必與人動手可也。”

師傅一點,豁然開朗!看到就是賺到

問:“若遇他派拳家,手腳極快,一時不能黏住人,將奈何?”

答:“他派拳術,均系離開見長。然離開過遠亦不能打上吾身,必以手腳能相及之處。彼近吾身,則吾可黏之矣。黏住之後,則可聽彼之勁,急動則急應,緩動則緩隨。若遇此時,不可膽小,即進身黏之。黏住則無危險;不黏則彼可得勢矣。”

我認為從盤架子入手的教法,就如同以前私塾先生讓小孩子死記硬背尚書,周易,而不使明其意,由於孩子模仿力強,理解力差,這種方法對孩子是合適的,陳家,楊家的後人,因為是家傳武學,從小習練,可能都是從架子入手的,但一般人都是成年後才習練,成年人的特點與孩子相反,是模仿力差,而理解力強,此時還從架子入手必定事倍功半,此時的教法,應該是象高明的老師,給學生教古奧的文章,先進行準確的解釋,使學生明其主旨,則必能事半而功倍,為推動太極拳的普及和發展,教學的方法不可不察,不應使學拳之人由於學不得法,久不能窺太極拳之堂奧,以致望而生畏,半途而廢。我的方法是三管齊下:站無極樁,劃圈,學習經典理論。由站樁,求得全體松沉,松沉後,劃圈必能迅速得纏絲勁,在站樁和劃圈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此時應通過看書和請教老師解決,問題每解決一個,我們就進步一分,就如同打電子遊戲闖關,每消滅一個敵人,就前進一步。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每天都在進步,我們的學習興趣怎麼會減小?

我認為太極拳的創造過程可能是:張三丰在修煉內氣的過程中,從飛鳥走獸和山川河流中得到啟發,而創造出十三式,輔助其內勁的運行,功力達到更高層次後,又有有形復歸無形,如果是這樣,難道不能對我們的學習有所啟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