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誦經拜佛會改變人的命運

看到小麥同修下午給我的留言:

為什麼誦經拜佛會改變人的命運

師兄您好!阿彌陀佛.我最近好煩惱啊.嗚~一來對佛法的信心一直在打折扣,我一直還沒能深信,有時心裡會湧起一股悲傷...如果能救助我的法我都懷疑,那還有什麼可以救我?

二來不知道怎麼了,腦袋也不清晰了.我不明白人有困苦,諸如事業障礙,學習差,身體疾病等一切人生的問題,為什麼誦經,唸佛,拜佛會好起來,我忽然卡在這 裡不理解,為什麼一本經書一直念,一個佛號一直誦,一切會好起來,我好混亂.請您給我一個科學理性的解釋好嗎?我會充滿感恩.請您幫助我,也許我陷入了一 個困境,一本經書一個佛號解決一切,讓我適應不過來.... 人有什麼苦就唸佛,唸經,是把一切都丟給佛菩薩解決了嗎,人自己不是在逃避嗎.... 我很亂...請求您幫我

回覆:

和小麥同修有相同困惑的人還有不少,前些日子有一位網友在QQ上也問過我同樣的問題:為什麼誦經可以改變人的命運?

學佛的人都知道,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們種下什麼因,就得什麼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因果從未欺騙過眾生,惟人自欺,無視因果。到頭 來,果報還是要自己承受的。我們常聽到“業因”和“業果”這兩個名詞,而“業”又是我們的身口意所造作出來的,當產生結果的時候,就是業果。

為什麼誦經、拜懺、禮佛等等會改變我們的命運呢?是我們把不好的東西交給佛菩薩去處理,然後佛菩薩改變我們的命運嗎?當然不是!佛教是教育,這個教育的根 本目的是要我們離苦得樂。所謂離苦,是指遠離煩惱,出離輪迴。所謂得樂,是指不起煩惱,獲得究竟的快樂。學佛的過程就是認識煩惱的過程。

煩惱的根源在於心,當心隨境轉的時候,煩惱隨之產生。而心怎麼會跟隨外境而轉呢?習氣在作怪。這個習氣就是深藏我們內心的五個小偷:貪嗔痴慢疑。也被稱為 五種心毒。這五種心毒不去除,我們就無法擺脫習氣對我們的束縛,就無法避免煩惱的產生,也就無法遠離痛苦。所以佛教的一切教育手段,說白了就是要改變我們 的心,改變我們的習氣,讓我們從舊有的習氣中拔離出來,掙脫出來,迴歸到正常的狀態。

佛法不是魔法,不是你今天唸了一部什麼經,今天壞事就走了,好事就來了。如果有這種想法,那也是一種妄念。人們平時幹壞事的時候,都知道會有壞的結果在後 面等著,但是僥倖的心理不依然促使人們去做那些壞事嗎?如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立顯”的話,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惡了,因為再傻的人都知道作惡馬上會有報 應,而報應是痛苦的。

正是因為“從因到果”需要有成熟的時間(我們種個種子下去,不也需要時間才能成熟結果嗎?),很多人因為“短視”,看不到這個果何時成熟,甚至僥倖的認為這個果不會成熟,所以就胡作非為,等到果報成熟的時候,才追悔莫及,哭都找不到墳頭。這都是源自內心的無明。

如果我們不希望“惡因產生惡果”是“立顯”的話,又憑什麼希望“善因產生善果”是“立顯”的呢?這不是自欺欺人嗎?如果指望今天念一部《地藏經》或《金剛 經》,明天家庭矛盾就沒有了,工作也找到了,考試成績也上去了,分手的戀人又回來了......等等,你覺得這可能嗎?這樣想的人,無疑是在迷信佛教,是 在把佛教當做硝酸甘油用。

人們常說,修佛就是修心,學佛就是學做人。那麼我們要修什麼心呢?要修出離心、修慈悲心、修菩提心、修平常心、修精進心、修佈施心、修忍辱心...... 我們學習的榜樣就是佛菩薩,佛菩薩怎麼做,我們就跟隨他們怎麼做。這樣才能最終成就完美的人格,才能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

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嘴巴只是當做一臺復讀機來用,我們在做功課的時候,心還在外面飛著,做完了功課,對身邊人的態度一切照舊,對眾生的態度一切照舊,做事的 態度一切照舊,甚至還有更壞的情況出現,就是舊有的習氣不但沒有消除,又增加了一些不好的習氣,把“我執”修得更好了,請想想,這能改變我們的心,能改變 我們的命運嗎?所以學佛一定要持戒(不持戒你的桶是漏的,可能漏掉的福報比積的福報更快),不要一邊修福,一邊造業,這樣改變不會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