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好就不易生病?别傻了,我们与疾病的距离,也许就差一双公筷

突如其来的这场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习惯,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不少人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比如说不再肆无忌惮的咳嗽,不再随地乱吐痰,接触公用物品后勤洗手,不乱摸鼻子嘴巴眼睛……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卫生观念,但大家原本常常会忽略的,就是聚餐时用公筷公勺


身体好就不易生病?别傻了,我们与疾病的距离,也许就差一双公筷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身体好,抵抗力强,吃饭用公筷是小题大做,多此一举。

还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病,身体健康,没必要用公筷!公筷应该是给那些病人用的!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要知道很多疾病是有潜伏期的,而且还有很多疾病出现了无症状带菌者,这其中,历史上有一个很出名的例子就是“伤寒玛丽”。

"伤寒玛丽",本名叫玛丽·梅伦,是一名厨艺高超的厨师,由于她每次工作的地方都会爆发伤寒,而她却安然无恙,后来医生发现,玛丽虽然身体一直健康,却携带伤寒杆菌,自身不发病,却造成了一次次的伤寒爆发,导致多人死亡,医生使用了可以治疗伤寒病的所有药物,但伤寒病菌却一直顽强地存在于她的体内,从此,“伤寒玛丽”一词,就被记入了医学史册。

再看看现在,新冠病毒同样也有无症状感染者,即使身体强壮的运动员也无法避免被感染。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没病也要戴口罩,这个大家都知道是在保护自己,其实用公筷也是如此,防患于未然是很重要的。

身体好就不易生病?别傻了,我们与疾病的距离,也许就差一双公筷

经历过这次疫情,我们学到了很多,而保持距离和使用公筷已经得到不少先知先觉者的认可。

在最近几次小范围的聚餐时,我发现有些原本喝汤都要用自己筷子去捞东西的朋友,很自觉用上了公筷。

而我们科室的聚餐情况好一些,从一年前就已经开始用公筷公勺了,记得起因是,当时有一位同事在聚餐前告诉我,他查出来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建议放一双公筷免得互相传染,从此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阻断疾病传播的方法,也是很文明的卫生习惯。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吃饭用公筷公勺是很值得推广的。

身体好就不易生病?别傻了,我们与疾病的距离,也许就差一双公筷

摄影:商榷

什么是公筷公勺呢?

公筷公勺是指公用的筷子和勺子,给大家用来夹菜的筷子以及用来盛汤的勺子,放在盘上,大家共用,但不能私用。

对于中国人来说,在家吃饭、逢年过节、或者朋友相聚,大家都喜欢围桌合餐,这是传统,也是习惯,在筷来箸往中其乐融融,温馨无比!这种大家庭式的聚餐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热热闹闹的气氛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然而,这种传统的就餐方式虽然气氛活跃,但却有一定隐患。我们从小就知道“病从口入”这句话,的确,现代医学已经证实了,很多疾病是经过消化道传播的。

例如:能诱发胃癌的幽门螺旋杆菌会存在于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在不分餐的情况下,筷子就很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我们在临床上也常常可以看到全家不论老幼,幽门螺杆菌的检测都呈阳性,这就是互相传染导致的。

据统计,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平均在58%-64%。也就是说,至少有8亿人处于这种疾病的感染状态。

这其中共餐、经常在外吃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当然,情到深处的接吻也是传播的重要途径,这一刻,会不会有人突然对爱情产生了一丝丝的恐惧?

身体好就不易生病?别傻了,我们与疾病的距离,也许就差一双公筷

身体好就不易生病?别傻了,我们与疾病的距离,也许就差一双公筷

摄影:商榷

推行公筷公勺的困难,来自于人们内心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和抹不开的面子。

比如在外吃饭,让服务员上公筷似乎很矫情,提醒别人用公筷似乎很失礼,和老人一起吃饭用公筷怕被误会……中国人的餐桌上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关爱。然而这次新冠病毒疫情还是悄悄的改变了很多传统的不良卫生习惯,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些许的惊喜。

身体好就不易生病?别傻了,我们与疾病的距离,也许就差一双公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春天身边感冒的人似乎少了很多?其实这就和我们能够做到勤洗手,戴口罩等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这些方法能够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除了新冠病毒,很多常见的疾病,也同样可以通过阻断传播途径来进行预防,而共餐时用公筷公勺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

十多年前钟南山院士就呼吁:在家庭中用餐也要使用公筷。最近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强调:目前外出就餐也要注意保持距离和分餐,或者用公筷。

身体好就不易生病?别傻了,我们与疾病的距离,也许就差一双公筷

因此,我们建议和家人吃饭或者在外聚餐的时候,在餐桌上备一副或多副公筷公勺。

现在有不少正规餐饮店都会在送上来的菜品上多放一双筷子,也有的酒店会提供两双不同颜色、长短的筷子,将公筷和私筷区分开来,从细节上就可以看出服务理念的更新。

最近,北京市卫健委发出《争做文明健康好市民倡议书》,建议市民尽量分餐进食,使用公勺公筷。上海市四部门也联合发布了“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广州市29家餐饮龙头企业、星级酒店等,主动推行公筷制。浙江省十个部门联合倡议在单位食堂、餐饮行业、居家生活中,全面推进“公筷公勺”。江苏泰州还在3月9日出台了全国首个《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地方标准。

身体好就不易生病?别傻了,我们与疾病的距离,也许就差一双公筷

摄影:商榷

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走在了前列,从另一方面说明公筷公勺正逐渐被大家所接受,也正成为我们抵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餐桌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一环,餐桌文明也体现着社会文明,当下疫情的阴影仍然挥之不去,是时候改变我们的用餐习惯了!

心路星尘医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心内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成员。

身体好就不易生病?别傻了,我们与疾病的距离,也许就差一双公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