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被放逐的原因,大概是“席破”;席破的原因,恐与凤姐儿同理

袭人被放逐的原因,大概是“席破”;席破的原因,恐怕就跟凤姐儿同理了

袭人这姑娘,拿着姨娘的月例,操着亲娘的心。却从始至终,“连个姑娘都没挣上去”!

好几次听到有人问“袭人怎么没有怀孕”?

袭人怎么敢怀孕?她最终得到的,不过是个口头上的承诺,连个正式的通房都不算!就算是过了明路的通房,也只是个奴才,只能用来满足主子的欲望!在宝玉的嫡子出生之前,谁都不会允许她有孕的。袭人在这一点上如果失控了,结局就是“或杀或打或卖”。这直接关系到了宝玉“一生的名声”。公子还没大婚,庶子先有了。这话传出去,影响的不止是宝玉的婚配,还有整个贾府的名声。就算王夫人愿做主,她也过不了贾政贾母的关。何况,以王夫人的秉性,她怎么会为这种事做主?不气急败坏肆意发作就不错了。

袭人被放逐的原因,大概是“席破”;席破的原因,恐与凤姐儿同理

袭人的叹词是一床破席。那个“破”,指的就是她的身体吧!

宝玉那一脚下去,袭人当晚便吐了血。但看这姑娘,既没惊也没慌,心却立即“冷了半截”。在大夫确诊之前,自己先把素日“争荣夸耀的心尽皆灰了”。

何以如此?自己的身体自己明白。袭人的身体,恐怕早就出问题了。究其原因,大概跟凤姐儿异曲同工吧。两人都为着“争荣夸耀”的心,太过操劳了。

作为怡红院的首席大丫鬟,袭人的工作本就比紫娟等人艰难的多,看看那一屋子,哪个是省油的灯?哪个不是宝玉真心要护着的?李纨看得明白,所以才感叹“这一个小爷屋里,若没有那个袭人如何使得”!

除了管理一屋子人,宝玉的生活起居,袭人交给谁都不放心,事事都要亲力亲为。吃穿住用行,无一遗漏。这看在王夫人眼里,那一屋子丫鬟便成了摆设——“你又丢下他来了,谁伺候他呢?”晴雯生气时也拿这来挤兑她“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服侍爷的”……

工作做得费心劳力,还日日都有闲气生。宝玉偶然碰上一桩,还满心单纯的去劝解。袭人冷笑“若为这些生气,这屋里一刻也待不得了”!袭人是“有见识”的。她挂在心上的,是宝玉的人生观是非观。这就远超出丫鬟的职责范围了。也是比丫鬟的工作更加艰难却永无成效的。

袭人被放逐的原因,大概是“席破”;席破的原因,恐与凤姐儿同理

“那袭人自幼见宝玉性格异常,其淘气憨玩……每欲劝时……”,宝玉的“淘气憨玩”,绝不是袭人的力量能改变的。力不能及,便日夜忧思时刻挂怀,想尽办法见缝插针的规劝!大概就是因此,读者才称她为“钗副”吧。

但是,袭人的规劝,跟宝钗却是从根上不同的。宝钗是为了让宝玉“在外面大事上做功夫”。是为了仕途经济为了高官厚禄乃至夫贵妻荣……

或许在袭人内心深处,也是认可宝钗的理论的。她也曾说过“那些忠臣良将,不得已才死……”宝玉若肯用心于仕途,那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偏他不喜欢。不喜欢也就罢了吧。没有为了这个让爷不高兴的。这份心思,着实跟黛玉一致。不同于黛玉的是,她见不得宝玉因执拗这个,而处处被责难。所以,她为他的不同寻常,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小心机小对策想尽办法灌输给宝玉!

袭人的这份心思,由她规劝的内容作证。从始至终,她的规劝都是要宝玉“做做样子”:别管宝玉你心里怎么想,怎么想都随你。但你得把这份心思掩饰住,在外边必须做出个“好孩子”的样子来,免得吃亏!这不仅是心疼宝玉,更是担忧自己吧。

主子吃亏被骂被打,不定什么时候,这火就殃及池鱼了。这一点,大概李贵深有同感吧!贾政生气时,找的是李贵——“等我闲了,先揭了你的皮,再跟那不长进的算账!”所以宝玉在学堂淘气,忙坏了急疯了的是李贵,三方面劝解压服,力求大事化小再化无。宝玉在内纬厮混,四处周旋的是袭人,事事力求息事宁人。这不仅是奴才对主子的体贴,更是奴才自保的意识。

那一次,宝玉真要去上学了。袭人的反应是:一早便闷闷的。口里承认“读书是极好的事”。却从心里嘱咐宝玉:1别太用功伤了身子,2别跟那些男同学混闹,3没事儿时便想着家些……只这一席话,便与宝钗两别了吧!换成宝钗,那劝的估计就相反了:1“头悬梁锥刺股”的卯足劲读书2多与同窗交流交好3断绝素日的“扎窝子”样儿……

或许正因此,宝玉对宝钗的劝解会“拿脚就走”;但对袭人的劝解,始终都是欣然应诺的(当然,执不执行要另说)。在宝玉心里,只有袭人和黛玉,是能长长久久在一起的。在曹公笔下,也只有袭人,跟黛玉一样生在花朝节。

袭人被放逐的原因,大概是“席破”;席破的原因,恐与凤姐儿同理

袭人的这份苦心,根源还是在一个“痴”字吧——“自谓是跟他一辈子的人了”。只是,碰上的是宝玉这“魔头”。袭人已经为他忧劳成疾了,他偏还把“肺腑”错诉到了她跟前!把袭人唬的魂飞魄散,直叫“神仙菩萨,可坑死我了”。定神细思一回,更觉得又惊又怕,大毒日头都顾不得了。眼里落泪,心里苦思!从此,便是夜不能寐了吧——“我为此事夜夜忧心,又不能说与人,唯有灯儿知道罢了”。

借着宝玉挨打给王夫人告警,这是袭人考虑了多少天之后,在金钏之事的刺激下,不顾安危的孤注一掷吧!这事于袭人来说,风险是极大的:第一,她是贾母的丫鬟,并非王夫人的心腹。但这事告诉贾母,估计是完全没用的,说不定还要累及她。要有效率的去遏制,只有依靠王夫人!只是,这是一场大赌!她不过是个丫鬟!这话说出口,王夫人明白还罢,但凡有点差池,袭人“连葬身之地都没了”。那一番话,也是袭人绞尽脑汁反复思量之后才说出来的吧:既要隔开宝黛二人,以“避此丑祸”;又不能让王夫人起疑心:宝玉的“肺腑之言”要是泄露,宝玉黛玉两屋子丫鬟,谁也别想落个好去!

这事,参考《知否》里的如兰就是了。她伤了风化,只是被怒骂一顿了事。被毒打险些致死的,是她的丫鬟小喜鹊!这还是在事情能被完美圆过去的情况下。如果不能,那恐怕就是一屋子的丫鬟都要“或打或杀或卖”了!所以袭人说“我为这事日夜忧心”,这应该是心里话。

其实,黛玉出身名门,连宝玉说句戏文都要“登时变了脸色”,她哪里肯做那不才之事?只是,宝黛相处的日常都看在袭人眼里。袭人哪里还能弄清黛玉的品格?信任自然就无从说起!所以,这“肺腑之言”便成为一把利剑,时刻悬在袭人心头!令她心惊胆战,寝食难安!

袭人被放逐的原因,大概是“席破”;席破的原因,恐与凤姐儿同理

袭人那时候,肯定没有料到那“二两银子一串钱”的好处。说那番话时,宝剑就悬在她头上,“能落个平安就罢了”,哪里还想得到其他?不料,却因此得了王夫人的青眼。王夫人的做法,便是要用姨娘的月例,买袭人忠于自己的心。从此,袭人既要听命于王夫人——“死劝宝玉别淘气”;又要悉心伺候宝玉——“费心解劝又不能惹他厌”……

袭人自己对宝玉说“从此我就是太太的人了,要走连你也不用告诉”。同样的道理,袭人如果没让王夫人满意,那王夫人也是想撵就撵了,谁也不用告诉!所以我觉得,晴雯芳官等三人被撵,必不是袭人告密。任由四儿说私密话、芳官淘气,袭人身上是有责任的!她只有拼命掩盖的,哪里肯捅到王夫人那儿?

王夫人那一番风驰电掣的处置,焉知没有警告袭人的成分:我把他交给你的,你就是这么照管他的?这么多事情闹出来,你也不管管?今天这事先放过,这屋里自有我的“心神耳意”,你们做什么事也别想瞒过我……

宝玉回来时,袭人正坐在床边垂泪。泪不同于笑,它绝对是内向的,是自己与自己对话!袭人哭什么?是为晴雯等人的离开,还是为自己处境的艰难?此刻,袭人这姨娘的月例,便显出烫手来了。宝玉这呆爷,直接便疑了袭人。“咱们的私自玩话怎么也知道了,又没外人走风的”……这话让袭人“心中一动”,这一动,是想到了可能的告密之人吧!只是,口里却一句也不能说。多说一句,不知宝玉会做出什么事来。传出门去,说不定又惹了王夫人不满。最好便是,自己担了吧!却又忍不住辩解一句“天知道罢了”。

……

袭人被放逐的原因,大概是“席破”;席破的原因,恐与凤姐儿同理

到八十回结束,黛玉病已成势,泪越来越少!袭人也一样——“每因劳碌风寒,即嗽中带血”。袭人最后被遣走时,留的话是“好歹留着麝月”!这应该说明:袭人走时,宝玉还在,贾家的架子尚可支撑。否则如何能留麝月?那么,袭人到底为何被遣呢?

王夫人是爱重袭人的——“比我那宝玉强十倍……”以王夫人对宝钗的执着来看,不到迫不得已,她也是不会放弃袭人的!而这个迫不得已的原因,大概就是袭人的身体了!

或许就在宝玉大婚后,通房妾室都能提到明面上时,袭人操劳过度病体再难支了!身体原因,王夫人再惋惜,也不得不放弃!就这样,袭人拖着残败的病体,被遣送回了花家!

本来,袭人的婚事是不难解决的。古语有曰“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但是,身体拖住了她。最后,花自芳能寻到的最好的归宿,只能是蒋玉函。那时的蒋玉函,是个什么情况呢?

袭人被放逐的原因,大概是“席破”;席破的原因,恐与凤姐儿同理

首先,应该是自由了。否则,不能自寻妻室。其次,经济条件是能到小康水平的。否则花自芳也不能允嫁。毕竟,蒋玉函同时得过北静王和忠顺王的青眼。别的贵人,肯定也有!

但是,就在当初宝玉泄密蒋玉函被抓走时,只怕蒋玉函的磨难也就开始了。忠顺王府当初是何等的气势!对于被抓回的蒋玉函,焉能轻饶?从贾家最终被抄来看,忠顺一派是胜利者。蒋玉函能在皇城安家,说明他这次绝不是叛逃。在什么情况下,他们才会放蒋玉函离府重获自由呢?只怕,当时的蒋玉函,从身到心,也都是残破不堪的了!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这不是宝玉的心态,更像是袭人的“意难平”吧。袭人是耗尽精力要“争荣夸耀”的。放到当初,蒋玉函哪里能入袭人的眼?芳官等戏子,连贾府下三等的奴才都不如,何况蒋玉函。身在忠顺王府,只怕连芳官等人都不如了!

幸而袭人心性纯良,有些“痴处”。服侍谁,心里眼里便只有谁!这对历经磨难的蒋玉函来说,无疑就是一场救赎!蒋玉函身为下贱,性却高洁,否则,也不能成为“红楼四侠”之一。与“有始有终”的贤袭人,也算同类人吧!两人相濡以沫,携手度过余下的人生,在“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冰冷结局里,也算是难得的一抹暖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