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杂俎》中看病的那些事

哈喽各位小伙伴,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分享了《酉阳杂俎》

中有关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的神奇故事,今天嘿小鼬将继续和带领大家一起来探寻这部“奇书”中的“奇事”。

《酉阳杂俎》中看病的那些事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生百病”,在《酉阳杂俎》中自然就收录了许多有关于看病治病方面的故事,今天嘿小鼬就在这众多的故事当中,给各位小伙伴挑几个有意思的来讲一讲。


唐朝的鼻息肉“特效药”

《酉阳杂俎》中看病的那些事

鼻息肉作为一种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主要表现的症状就是鼻塞、流涕、嗅觉障碍等。

《酉阳杂俎》中看病的那些事

虽然是常见病,但直到今天在治疗上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算是疑难杂症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在《酉阳杂俎》记载的故事里,千年前的唐朝人是怎么用魔幻的方法来搞定鼻息肉的。

《酉阳杂俎》中看病的那些事

在《酉阳杂俎》的《天咫卷》中就记载了一位梵僧为一个女孩治疗鼻息肉的故事。话说唐顺宗永贞年间,有一个名叫王布的的人,家住长安东市,这个王布不但饱读诗书而且还家财万贯,再加上他为人好客,很多来长安经商的人都住在他的家里。

《酉阳杂俎》中看病的那些事

他膝下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儿聪明又漂亮,只可惜在两个鼻孔里都长了鼻息肉,就和我们日常见到的麻线一样,长大概有一寸左右,只要一碰到就会剧痛难忍。王布为了治好女儿,可以说是没少找大夫也没少花钱,可病情就是不见好转。

《酉阳杂俎》中看病的那些事

直到一天有一名梵僧来到王布家化缘,这名僧人开口就问到:“听说您的女儿生了病,请让我见一见,我能够把她治好。”王布听了十分高兴,赶紧叫来了女儿。只见这名梵僧拿出了一种白色的粉末,吹到了王布女儿的鼻孔里。结果没过多久,就从王布女儿的鼻孔里流出了黄色的液体,同时鼻孔里再也没有疼痛感了。

《酉阳杂俎》中看病的那些事

这个故事看下来虽然略显玄幻,但仍然反映了唐代医学的进步。其实鼻息肉这个病自古有之,之前人们称其为“鼻肉候”,而在《酉阳杂俎》的这个故事里,就已经明确的将其称为“息肉”了,故事中对这个病的症状也描述的十分详细,同时也突出了此病在当时难以治愈的问题。这名梵僧所用药物,应该就是那外用的白色粉末,也与后来中医在治疗鼻息肉时,主要以药物外敷的方式所吻合。


千年前的外科手术

《酉阳杂俎》中看病的那些事

很多小伙伴都认为外科手术是近现代西方医学发展的成果,其实这种治疗方法,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经很成熟了。这个有关于“外科手术”的故事被收录在《酉阳杂俎》的《怪术卷》之中。

《酉阳杂俎》中看病的那些事

故事的原文是“王潜在荆州,百姓张七政善治伤折。有军人损胫,求张治之。张饮以药酒,破肉去碎骨一片,大如两指,涂膏封之,数日如旧。经二年余,胫忽痛,复问张。张言前为君所出骨,寒则痛,可遽觅也,果获于床下。令以汤洗贮于絮中,其痛即愈。”

《酉阳杂俎》中看病的那些事

翻译过来就是说“当时有一个名叫张七的人,非常擅长治疗骨折这一类的外伤。有一次一个士兵的胫骨受伤了,就去找张七治疗。张七就给这名士兵喝下了一种特制的药酒,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麻药,紧接着张七就用刀割开皮肉,在受伤的地方取出了一块碎骨,有大约两个指头那么大,接下来就用药膏将刀口给封住,没过几天这个士兵就好了。

《酉阳杂俎》中看病的那些事

可是两年之后,这名士兵的胫骨又开始疼了,他去问张七这是怎么回事,张七告诉他,是当年取出来的那块碎骨受到了寒气,所以才会疼,你回去尽快把那块碎骨头找到。结果这名士兵果然在床底下找到了碎骨,他赶紧按照张七的吩咐,用热水洗干净,在包上厚厚的棉絮,结果还就真不疼了。”

《酉阳杂俎》中看病的那些事

在这个故事的前半段,清晰的表述出了麻醉和外科手术的过程以及术后处置措施,虽然故事的后半段显得有些离奇,但是仍然可以看出,在唐代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同时也取得了成功和患者的认可。不过由于这种治疗手段,在当时很多人不是非常了解,所以才会在口耳相传中出现“异化”的情况。

《酉阳杂俎》中看病的那些事

除了上面的这两个故事,在《酉阳杂俎》还收录了非常多的与治病有关的故事,有讲各种“灵丹妙药”的,有分析人为什么会做梦的,还有介绍各种稀奇古怪治病方法的,可以说《酉阳杂俎》里记载着非常丰富的医学,这也是古代其他笔记小说所无法企及的。

《酉阳杂俎》中看病的那些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嘿小鼬还会在《酉阳杂俎》中,寻找各种有意思的古代故事来跟小伙伴们一起分享,敬请期待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