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就是楷书的快写嘛?没学过楷书能不能学行书?

九芝海棠


行书是不是楷书的快写?这个问题我们要分两个方面去谈。

第一,从现代的硬笔书法角度谈

现代硬笔书法普遍认为:楷书是行书的基础,应该先学习楷书,打好基础以后进而再学习行书。认为楷书书写熟练以后,经过快写或者连笔就成为行书。当然,行书在书写的时候,也不是完全按照楷书的笔画或者笔顺去书写的,这是现在硬笔书法教学中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从这个观点出发,硬笔行书是楷书的快写这一观点似乎是有道理的。

第二,从传统毛笔书法角度来谈

从传统的毛笔书法角度来看,认为行书是楷书的快写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

首先,从楷书和行书的产生来看,在书法发展史上,行书比楷书出现的要早,可以说楷书是行书书写规范化的产物,楷书出现的是最晚的。

其次,行书和楷书的书写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不论是在笔画书写、笔顺表达还是结构上,都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

再次,如果说行书是楷书的快写,那么必须得先有楷书基础才能去学行书,但在专业的毛笔书法教学当中,这个关点是不被认可的。你可以直接学习行书,然后再去学习楷书。

所以说,行书是楷书的快写这个观点在传统的毛笔书法教学当中是不正确的。

以上是我的一点拙见,不妥之处,欢迎赐教!🙏

欢迎大家关注【水墨蘭亭】,我们一起学书法。


水墨蘭亭


行书并不是楷书的快写,没学楷书也可以写行书。


王者wbc


行书并不全是楷书的快写。行书不同于任何一种书体,然而行书却兼有篆,隶,楷,草,碑书法的多种笔法特点。既然专论楷书与行书的关系,那么准确说,行书是楷书的流动书写。

一 片面强调行书快写的误区

片面的以为行书就是楷书的快写连笔。就导致只追求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表面的联系。忽视了毛笔在运笔过程中不断交替出现的关键特性。笔锋的提和按。顿挫。缓急,粗细等艺术规律。只是追求快写或连笔。就相当于把毛笔当硬笔来写。从而失去了毛笔最宝贵的艺术特性。满纸飞白飘洒,牵丝连笔,而自己却觉得比例不够深入。有种一顺势写下来,倒是快意,就是当止都止不住,自己都觉得那块不对劲,使不上劲的感觉。

二,行笔主要笔法特点是——节奏流动和连贯性。

明代有一本书法名著叫《书诀》,其中对行书概括的比较全面精彩:"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行云流水,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翻译过来说就是行笔流动不停,笔画不僵硬刻板,生硬。转笔萦带要轻重缓急适当。就如同流水云飞一样气息贯通。古人这几句话基本就点到行书要害。

三 楷书和行书的关系,

没学过楷书,并非不能写行书,只是说学好楷书,就会为行书的书写打下坚实的笔法和结构基础 ,为行书的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撑,打开行书上提升的空间。

原因是行书是讲究连续性的书写,如果绕过楷书直接学行书 ,对一些行书省略了的楷书笔画写法就会忽略掉,容易造成法"夹生饭"。

没搞懂笔画的来龙去脉。如下图分别是王羲之兰亭序的行书"興(兴)"。欧阳询楷书"興",

如果练过楷书,就能领会迅速掌握行书"兴"的牵丝连线笔法特点,知道那些地方提那些按,那些一笔带过,如果没体验楷书训练,就会分不清笔画写法只知一笔带过的连笔,写不出提按转折点的节奏和中锋用笔力度。

而且还有一点,没有楷书的中锋用笔训练,一笔一划的书写,就容易写不扎实, 所谓"立"不起笔,用力过猛"大刀阔斧"会流入江湖体势,想学的飘逸深入不进笔锋,则会越写越油滑。也就是常说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书法也一样,总感觉欠点功力。

四 行书比楷书更关注于章法上的布局。

行书不像楷书可以字字独立,而是必须上下左右有呼应,特别是一个字的结尾就要尽快接应下一个字的起笔。保持平衡中的变化和不平衡,欹侧跌宕,相应得趣。

才能得到行气不断的贯通。然而行书又不能全是连贯,中间也要讲究节奏感,行断而意连,有缓有急,有行有留有驻笔,宛如一幅旋律优美的乐曲,给人以美的享受。

如下图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第4行当"荼毒"两字牵丝萦带仿佛一笔书,而第5行的美"呜呼哀"三字起笔和收笔相互接应,"哀"字虽断开,然又与"哉"笔断意连,4-5-6行又行间相互左右向背 映带呼应,充满纵横恣意的夺人气势。

观念上认识到学行书不光是快写连笔。就可以在练习中采用,先慢中求稳。逐步加快节奏的书写规律。心中有行书的笔法流动意识。先求笔笔点画立得住,分得清,写出轻重缓急拿捏分寸的掌控力度,然后到积点成画,结画成字,连块成面。待到熟练掌握后,写出的快是游刃有余的,有质量"稳准快",真的能够体会出《兰亭序》那种"惠风和畅"心手双畅的行书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