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應謹慎購買

一年期重疾險/壽險應謹慎購買

在接下來的兩篇文章裡,我們來聊有關於重疾險/壽險保障期限選擇的話題。

這篇文章,我們聊一年期。

話不多說,進正題。

所謂一年期保險,就是保障的時間只有一年的保險產品。一般來說,醫療險和意外險大多數都是一年期,長期產品比較少見。而重疾險和壽險剛好相反,一年期產品很少見,長期產品很多見。

通常,一年期重疾險/壽險的保費看起來要比長期便宜很多。那麼,是不是買一年期重疾險/壽險比較划算呢?


1.保費差別


首先,我們來看最直觀的保費。

通常,一年期重疾險/壽險會比長期便宜一大截。但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被這個表面假象輕易矇蔽。

一年期重疾險/壽險需要每年一次不間斷的交保費,而長期重疾險/壽險通常只需要交10年/20年/30年的保費,交費期結束後無需再交保費,仍然能得到保障。因此一年期雖然看著便宜,但是交費的次數很可能要比長期產品多;

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患病和死亡的概率逐年提升,因此,一年期重疾險/壽險的保費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提高。二三十年後,每年的保費甚至要比首年貴上十幾倍。而除了少數特製產品外,長期重疾險/壽險在交費期間內每年保費恆定不變。

因此,綜合以上兩點來看,一年期重疾險/壽險比長期產品交費次數更多,後期保費價格飆升,所以,別看一年期產品首年保費便宜很多,但是如果計算總保費的話,一年期產品很可能比長期產品還要貴

2.續保風險

對於很多一年期保險而言,嚴格來說那稱不上“續保”,而是“再買一年”,只不過不用再重新計算等待期而已。因為大多數一年期重疾險/壽險都是非保證續保合同。下一年還能不能買這款產品,要看保險公司的臉色。如果被保險人的身體情況變糟,保險公司可能會拒絕繼續承保。

另外,如果產品統一停售下架,也同樣無法繼續投保。

不論是保險公司主動拒絕繼續承保,還是產品停售導致無法再買,被保險人的保障都會出現斷檔,換購其它產品時要重新計算等待期

這還是好的情況。

如果在這些年裡被保險人的身體情況出現變化,無法順利通過健康告知環節,還有可能出現被除外責任、加費、延期甚至拒保的可能。這就不只是保障暫時斷檔那麼簡單了。

而長期重疾險/壽險則不同。因為簽訂的是長期合同,所以在合同生效後,不論產品是否停售,也不論被保險人的身體狀況變得多糟糕,保險公司都必須如約履行合同,不能拒保或解除合同。當然,在健康告知環節中有隱瞞事實的除外。

3.出現更好的產品

購買一年期保險,在保障期限內,如果出現新的更便宜,保障更全面的保險產品,可以在保障期限結束前購買新產品,實現無縫換產品

(要注意計算新產品的等待期)。這是一年期保險的優勢。

而在購買長期保險時,如果看到其它好產品,想換過去就未必划算了。退保只能退回現金價值,只相對於少部分保費,退保再買新產品的代價比較大。

不過,如果已經買的產品是那種性價比非常低的坑爹貨,那麼考慮到沉沒成本,及時止損換產品,能節約之後很多年將要多付出的保費,還是划算的。這種情況要另當別論。

如果新產品的性價比只比已經購買的產品高一點點,還沒到“退保再買新的更划算”的地步,我的建議是,在經濟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加保新產品。

隨著時間的推移,重疾險/壽險產品的性價比會越來越高,之後新出的產品比自己買過的產品更划算是極大概率事件。我自己的策略是,每次看到心動的產品就少買點保額,然後等下一款心動產品出現。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不斷攤低保費,提高保障範圍,儘量提升性價比。壞處也很明顯,如果在保額沒買足之前身體條件變差導致很難再加保...

但這就是我的策略,我認為它適合我,但未必適合正在看文章的大家。自己的保障自己做主,是一次買齊還是分時間慢慢買,需要各位自己拿主意。


4.總結

綜合以上三條來看,一年期重疾險/壽險的保費很可能更貴,並且容易出現保障斷檔甚至失去保障機會的風險。這兩個缺點是非常關鍵的。

買保險本就是為了保障風險,如果買的保險本身存在不確定性風險,那就說明它還不夠完美。

雖然一年期保險非常靈活,有更好的產品可以說換就換,但是“熊瞎子掰苞米”最後很可能是白忙一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