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式“賴賬高招”:破產重組迫使銀行從債主變股東

龐式“賴賬高招”:破產重組迫使銀行從債主變股東

中國汽車行業第一巨頭龐大集團如今已經陷入資金鍊斷裂的死循環,唯有跪求銀行高抬貴手放其一馬。

按照龐大集團董事長龐慶華的說法,龐大因為資金鍊斷裂,對銀行到期貸款無法承兌,失去整個銀行體系的信任,自身已經無力自救。曾經風靡車市的冀東(龐大前身)模式,在車市放緩經銷商利潤微薄的背景下變成了毒藥,債臺高築。

賣掉本身就是抵押物的地皮和4S店並無法解決龐大的資金死循環難題,於是龐慶華整出一個頗具無賴式的高招——破產重組。

但龐大的破產重組不是通用那種完全賴賬操作,畢竟在龐大還沒有完全到資不抵債的程度,現在的問題在銀行信用破產,但自己手上又沒有抵押物來貸款還債,於是想出了一招破產重組迫使銀行同意龐大債轉股方案。龐大的意圖很明顯,便是把天天催命要賬的債主周扒皮,變成跟其捆紮一根繩上合夥人。

龐慶華的高明之處在於利用自己控制的債權人來申請破產重組,很明顯其它債權人譬如銀行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願意上龐大的“賊船”——把債權變成股權。

5月13日,龐大集團發佈《關於被債權人申請重整的提示性公告》顯示,鑑於龐大集團無法清償冀東豐公司到期債務,已於2019年5月13日以龐大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可能為由,向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對龐大集團進行重整的申請。

2017年5月4日,為補充流動資金用於進貨,龐大集團與冀東豐公司簽訂了《借款合同》,約定龐大集團向冀東豐公司借款1700萬元,借款期限為一年。借款到期後,龐大集團因資金緊張,未能如期向冀東豐公司清償上述借款,故此冀東豐公司向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對龐大集團進行重整的申請。

冀東豐公司股東構成

庞式“赖账高招”:破产重组迫使银行从债主变股东

冀東豐申請的是“破產重組”,而不是破產清算。而冀東豐的股權構成為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龐大集團)90%,唐山市冀東舊機動車交易市場有限公司(龐大集團100%控股的全子公司)佔比10%。這起因要債引發的破產重組申請,實為龐大為實現破產重組,上演了一出自己哭著向自己要債的戲碼。

這是龐慶華為躲避銀行要債,最後做出的自攻式絕招。龐大集團財報顯示,2018年龐大集團實現營收420.34億元,同比下滑40.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1.55億元,同比暴跌3003.23%;其總資產也近乎攔腰,2018年末龐大集團的總資產同比減少48.26%至328.71億元,公司總負債為263.90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0.28%。2019年第一季度,龐大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再度下滑,同比下滑1168.05%。

為改善資金流,龐大集團已經多次賣豪華品牌4S店。2018年5月,龐大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及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洛陽奔馳與廣匯汽車簽署《收購協議》,以12.53億元轉讓旗下5家奔馳4S店100%股權,預計回籠資金6.16億元。6月龐大集團又以3.2億元的價格向天津中原星投資有限公司轉讓旗下5家4S店45%的股權,預計回籠資金2.17億元;8月10日龐大集團再次發佈公告,稱以10.93億元的價格出售直接或間接持有的旗下9家子公司的100%股權。然而,這些資金來對付銀行依舊是杯水車薪,由於銀行斷供,失去金融體系支持,龐大已經失去自救能力,已經陷入運營資金死循環。“龐大集團負擔過重,銀行不願意給企業放款,導致龐大集團流動資金出了問題。”龐慶華坦言。

庞式“赖账高招”:破产重组迫使银行从债主变股东

“目前,所有的金融機構都已經停止向龐大催債了。法律上來講,目前龐大正在接受指定管轄,所有涉及到龐大的訴訟、審理、案件執行都會集中到唐山法院進行。”龐慶華表示。

顯然,自導自演的破產重組實為龐慶華為擺脫銀行死命要債而進行的金蟬脫殼,而最後能否破產重組成功,法院或許還是更多要看最大債權人銀行的態度,如果銀行堅決反對,龐大或許就真正破產清算了。

曾經作為中國第一的經銷商,龐大轟然倒下,雖說尚未真正意義上破產,但也是車市增長停滯背景下的強烈預警信號,接下來或許有更多的經銷商和車企在失去金融槓桿支撐下開始過緊衣縮食的苦日子,或者選擇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