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該怎樣學攝影?

四年前談過這話題,這幾年又帶了很多課,交流過許多學生,自我也革新了很多想法和觀點。重新來談這個問題,供有需要的讀者參考。



男 女 思 維 的 差 別

攝影,是每個人眼中世界的呈現。 這呈現,因為男女思維差異的不同,也變的有趣紛呈。

男女思維差異,在生活裡,比比皆是。爭吵時,男性在意的是對方為什麼吵,要怎麼解決。而女性更多在意的是對方的態度,回應是否積極,聲音是不是大了。

據說,由於原始社會男女分工不同,慢慢進化出了不同的大腦構造和思維模式。

那時,男性多團體狩獵,抵禦外侵,更擅長機械操作,形成了以結果為導向的解決問題思維模式。所以,男性在攝影裡更擅長相機的操作,以及硬知識的學習和實踐。但也更容易走入技術競賽,常常忽略個人情感的表達。

女性,該怎樣學攝影?

這種先天的特質,讓一部分男性有一種潛意識:一張照片,因為技術很精妙,所以就是好作品,卻比較容易忽略與各類關係的情感聯結。

而在原始社會,女性多集體採摘耕種,因為大多是輕度勞動,所以有很多閒暇時間用於交流,慢慢進化出了以分享情感和維護關係為導向的思維模式。

很多女性,不太擅長相機操作與硬知識學習,儘管很努力,學習起來依然比男性吃力。但女性普遍有著更細膩的情感觀察,不經意間總能觸動人心。

我在上課時經常發現,很多女學員對好作品的潛意識認知是:這張照片好溫暖,好美好,所以這就是好作品。但是,她們對技術性問題有些“漫不經心”。

我對課程設計的不斷調整,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這些思維差異。調整課程設計的目的,就是希望男學員學會用技術豐滿照片裡的自我與情感,讓女學員更容易理解硬知識和實踐操作。

女性,該怎樣學攝影?

女 性 的 優 勢

常常很羨慕一些女攝影愛好者敏銳的情感捕捉能力,她們在表現人與人的關係上,經常可以直指人心。在拍攝孩子,母親,老人,家庭等元素時,她們往往表現出超乎男性的細膩。

好作品的標準有很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照片裡必須有人的痕跡、人的溫度、人的情緒、人的表達。優秀的藝術作品,是可以對話交流的。

女性,該怎樣學攝影?

未來的時光,人工智能通過計算,一定可以拍攝出技術上更完美的作品。而人類,在科技面前剩下的尊嚴,就是那些屬於人類特有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就是關於愛、情感等人文關懷的表達。而在這些方面,女性通常更為擅長,只需要拿起相機,運用一些技術去學會表達。

攝影,從入世競賽的角度看,是技術。從出世自我情感的角度看,也只是表達的工具。

八千里路雲和月,風塵僕僕的面對長河落日圓是攝影。

上班和下班路上,看路邊的野菊花開了又落也是攝影。

夏日的雨打芭蕉,春光裡孩子們的微笑,秋風中的片片黃葉,冬雪中堅持遛彎的老人,這些都是細膩的人文關懷與情感聯結。

誰能說,記錄一個母親溫暖的擁抱,不是人間美好的風景?

女性,該怎樣學攝影?

該 怎 樣 學

上課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女學員最大的障礙,是那些冷冰的硬知識和硬數據。

情感固然重要,但技術功底卻是表達情感的工具。在簡單易學與專業系統之間找到一個簡單上手的平衡點,是更適合女性攝影愛好者的方法。

我借用《紅樓夢》裡林黛玉教香菱學詩的思想,總結出一套比較適合女性的方法,供讀者參考。

女性,該怎樣學攝影?



1.

眼界是根本

香菱對黛玉說,最喜歡陸游的“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而黛玉卻說: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

這裡,黛玉否定並不是這詩句不好,而是對於初學詩的人來說,入門格局眼界太小,就再難看見好東西。

然後,黛玉給香菱開了學習的方子,首先是讀詩,先讀王維,其次是杜甫,最後是李白。用詩佛、詩聖、詩仙,作為閱讀的基礎,其實是完成了文學功底的積累與眼界的養成。

眼界,對於學習太重要了。

用手機拍照,會覺得蘋果手機拍照比普通手機要好。用了入門相機拍照,覺得比蘋果手機好。用了高端的相機之後,又覺得色彩細節等完勝入門相機。這些感受的變化,其實是眼界的變化。

女性,該怎樣學攝影?

女性有先天的情感共振優勢。多看一些優秀的人文關懷作品,如每年世界大賽的人文攝影獲獎作品,或者一些文藝圈內口碑較好的雜誌。可以讓這種情感共振落地,從朦朧不清的感覺,匯聚為鮮活的畫面。

開闊眼界,無關好惡,只是完成認知高度的積累。



看見一些女性攝影愛好者,初學攝影時比較熱情,會一直拍攝自己喜歡的唯美畫面,不擅長的就很少觸碰。久而久之,陷入了審美疲勞,對攝影失去了熱情。其實很多人只是剛剛觸及到了攝影的冰山一角,就以為這是全部。

現在常常鼓勵上過課的女學員去拍攝一些她們不擅長的風景,然後回來再拍攝唯美的小品,進步就很明顯。

有位學生開了一間茶室,經常需要拍攝一些茶碗、珠寶。之前,她一直躲在自己的茶室內擺拍,雖然看著精緻,卻顯得與市面上商品照並無二般。我建議她拿到茶室旁邊的湖邊,在夕陽下拍攝試試看,照片品質較之前果然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要擁有更多的拍攝體驗,才能將更多的美好想法融入攝影。

女性,該怎樣學攝影?



看見更多,體驗更多,眼界就更開闊,審美情趣自然就更高。

就像讀書,我們都知道要讀經典。攝影也一樣,知道了是好作品,再去分辨普通的,就容易很多。所以,我更喜歡推薦那些世界上最棒的攝影師作品給學員參考借鑑。

黛玉一開始給香菱開的書單,是王維、杜甫、李白,其次才是陶淵明、謝靈運等。這書單,不是以自己的喜好為標準,而是為了眼界與功底。上來把眼界拔高,就算自己的水平無法企及,也能提高鑑賞力。

有了眼界,然後就要補齊缺失的系統知識。

女性,該怎樣學攝影?



2.

知識要成體系

知識系統完整的好處,就是可以利用這些系統的知識反哺眼界,促進審美修養的提高。

我們常常看到一張很好的作品,只是覺得好,但卻說不出哪裡好,為什麼好。這是因為知識體系的不完整,尚沒有形成鑑賞力。

經常聽到身邊人說,提升審美要多看好作品,多讀書,多看藝術展。但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知識,就只能停留在眼睛過癮,卻沒法借鑑過來為自己所用的階段。

一張好作品,為什麼好,除了感覺好,也會有技術的好。感受到美好,靠的是情感共鳴。而看見技術的好,靠的是知識積累。

女性,該怎樣學攝影?

攝影是實踐性較強的藝術,需要循序漸進,反覆練習。

先打基礎,再循序漸進,而不是隻學一些實用技巧,技巧是“死”的,每張照片的技巧都會不同。

後期一張圖時,該修哪裡?為什麼修那裡?要修多少幅度?能得到什麼樣的效果? 能在後期之前,回答出這幾個問題,才能準確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而要每次都能弄清這幾個問題,就需要系統的知識和反覆練習。

女性,該怎樣學攝影?

有針對性的反覆練習很重要。就說花花草草的拍攝,俯拍、仰拍、廣角,長焦等拍攝方法,都會有不同的視覺效果和美的感受。而反覆練習中,得到的不僅僅是多角度的照片,更是對各種技術的嘗試,以及不同光線,不同條件下拍攝經驗的積累。

練習要有針對性,不要一次練習太多的技術。比如曝光不準確,那就集中練習這一項,這樣比較容易有提升,有了成就感,就會有動力繼續學習下去。人都是需要鼓勵,才能走得更遠。

如果上面看上去太複雜,那麼找一個好的老師幫助梳理知識和傳授經驗,是不錯的選擇。好的老師有好的教學方法,能在循序漸進、不知不覺中讓人漸入佳境,完成知識體系的基本構建。

女性,該怎樣學攝影?

3.

老師的作用



選擇老師的標準,應該和自己的拍攝喜好,審美標準相似。好老師很多,但每個老師不會擅長所有的拍攝,選擇和自己審美志趣相投的,更容易理解老師的思想。



上課之前,要自己打一些底。比如研究一下相機說明書,知道相機的基本操控,以及常用按鍵的功能。報後期課之前,自己先用一陣子PS,熟悉一下基本界面,這樣上課時就會容易很多。

女性,該怎樣學攝影?

我自己在上課時,希望花更多的時間去講無法搜索到的知識和經驗,或是我個人總結出來的方法和竅門。我認為這才是付費課程的價值所在。

選擇課程,應該儘量選擇系統的,完整的,有始有終的。學習的最大成本是時間和精力,花費一些費用,是為了買能縮短學習時間、最小化精力成本的價值服務。上碎片化的課程,雖然每次只投入較少的時間和精力,但需要做很多工作去歸納、整合知識點,而且要經過較長的時間去搭建起知識架構。

初學攝影的人,應該先把基本的知識體系完整過一遍,這樣以後就算有疑惑,也很容易問題出在哪裡,可以針對性的去補課。

女性,該怎樣學攝影?

我在上課過程中,經常發現一些進階攝影愛好者,也會在基礎性的知識點上模糊不清,比如搞不清楚色彩相互的關係。而系統課程是查漏補缺的過程。

課程一定要選可以重複學習。我就發現有很多知識點,上課時都講過,過了一陣子,還是會有學員問起,完全沒印象。這說明,人對自己陌生領域認知和記憶,需要反覆加深印象,才能慢慢消化吸收。

女性,該怎樣學攝影?

學習的過程也會有枯燥和堅持,但有了成就感也會讓人很快樂。而老師最大的成就感,是看到學生拍攝出好作品。

插圖全部來自女性學員作品,展示女性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