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貧鬥困女尖兵,幸福花開引航人——記愛“折騰”的禾庫鎮芭科村支部書記石珍花

戰貧鬥困女尖兵,幸福花開引航人——記愛“折騰”的禾庫鎮芭科村支部書記石珍花

石珍花正動員貧困戶發展產業。

战贫斗困女尖兵,幸福花开引航人——记爱“折腾”的禾库镇芭科村支部书记石珍花

石珍花入村入寨瞭解貧困戶發展需求。

战贫斗困女尖兵,幸福花开引航人——记爱“折腾”的禾库镇芭科村支部书记石珍花

給貧困戶送上溫暖。

紅網鳳凰縣分站4月14日訊(通訊員 吳剛華)芭科村位於禾庫鎮東北方向,全村共6個村民小組200多戶10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戶79戶,截止今年4月,芭科村退出貧困人口322人,700多人實現了脫貧致富,貧困發生率降至0.96%,2019年11月完成了整村脫貧摘帽,至此困擾芭科村人民千年貧困的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人們生活盼頭更足,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

從禾庫鎮向東北方出發8公里左右,幾經崎嶇山路,迎面而來便可看到清潔開闊的水泥板路林立於路兩邊參差分佈的鄉村樓房和一排排整齊劃一的節能照明路燈,繼續往裡走恢弘氣度的現代化豆腐工廠和寬敞明亮的現代化村部映然而現,再往裡走還可看見新修建的設施完善的農村文化廣場。這些年來,石珍花親眼見證了村裡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裡的一樁一件都凝聚著她的辛勤付出和熱血汗水。如果有人熱心問到石珍花村裡的大事小事,她像個“百事通”一樣,定能事無鉅細的給你道個前因後果,誰家的脫貧難點在哪裡、誰家最需要什麼幫扶,怎麼發展村經濟、如何完善村基礎設施建設,她總是瞭然於胸,比誰都還著急。

她像頭“老黃牛”,默默的耕耘在“山”的那裡,她不知道享受更不索求回報,她只知道帶著村民們脫貧致富,他只知道如何更好的發展家鄉。起田壟土、勸導脫貧,她幾十年如一日的急忙奔走於芭科村的田間地頭、門戶小道,她就是芭科村戰貧鬥困女尖兵,幸福花開引航人的村支部書記石珍花。

爭資爭項爭政策,千方百計拓展產業發展渠道,解決持續脫貧“剛需”。

“脫貧致富如果沒有產業的支撐,就像人沒有脊樑一樣軟弱癱瘓,村裡是發展不起來的,農民是致富不起來的。”這是石珍花時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為此石珍花結合芭科村的實際情況和自然資源優勢,探索發展了種桑養蠶、大棚育苗、生薑等現代化的新式產業發展,培育壯大家禽產業、菸葉、優質水稻等傳統產業,其中2019年全村僅優質稻功能產區就達650畝,全村產量達42.5萬多斤,桑樹種植面積31.7畝,生薑種植50多畝,完成標準化大棚育苗基地1.5畝。為了解決村民們銷售農副產品渠道單一的後顧之憂,石珍花探索“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駐村後盾單位+公司+市場”的一體化農產品銷售渠道,該銷售模式能常態化的為村集體經濟年均盈利3.6萬元左右,該平臺還輻射帶動了更多村產業多樣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帶動了79家貧困戶和333人入社參與。

“今年我養了50只雞和60只鴨,全部通過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銷售一空,今年小賺了一筆,聽支書的話準沒錯,來年我準備繼續加大產量。”該村家禽養殖戶吳三彪對筆者說道,據瞭解,像吳三彪這樣通過支書動員養殖脫貧致富的貧困戶還有10多家,之前他們大多都是擔心後續的銷售問題,所以多年來一直不敢下手養殖。

“如今政策這麼好,幼苗到銷售一體化模式,我只要負責好管理就行了,如今看著自家的水稻、雞鴨等別提我有多高興,這一切與支書的努力都是離不開的。”該村如今已經脫貧的建檔立卡戶吳玉生對筆者說道。

不等不靠不要,挖空心思激勵比學趕超摘窮帽的思想鬥志,解決不想脫貧的“內因”。

“常說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我覺得如果不能從思想上解決建檔立卡戶脫貧致富的癥結就算做什麼都是沒用的。”這是石珍花在扶貧扶志上給她們村建檔立卡戶們下的一個結論,開的一劑藥方。

芭科村地處偏遠、交通落後,可利用發展的自然經濟資源匱乏,多年來村民們都是在貧困中度過日子,因此滋生了一些習慣貧困、渾噩度日的懶散戶。“我反正打死也不脫貧,你看我房子雖然搬遷了,但我沒有錢用,坐著就有錢用我是不會在你們的紙上簽字脫貧的。”該村貧困戶吳金寶時常對前來簽字脫貧的幹部們難為的說道,類似此等“無賴”的貧困戶該村還有2至3家,這些現象石珍花都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思想做不通那就多做幾次,就不要怕麻煩,大家都是人,哪有說不通的道理。”筆者在詢問石珍花解決辦法時她如是的說道。踏平門檻、踏破門檻她不厭其煩,經過她的勸說該村吳加成主動種植菸草10多畝,石金寶主動種植優質稻6畝左右,想盡辦法幫該村石正玉患慢性病老婆爭取低保和慢性病醫療報銷優惠等,讓其解決思想憂慮,主動申請脫貧……。

“我家這麼困難,為什麼沒有把我納入建檔立卡戶,我對你們的意見是很大的。”該村邊緣戶吳戶全時常抱怨的說道。針對沒有被納入建檔立卡的邊緣戶,石珍花在向他們講解政策、情緒安慰的同時,她還積極的向上級請求民政救助,主動安排結對幫扶人員,及時危房改造等等。

“我從不願脫貧到主動脫貧思想是經過了激烈的鬥爭,如果不是支書的勸導我是想繼續當貧困戶的。”該村貧困戶石金寶說道。

夯實完善保民生,想方設法優化村基礎設施建設,解決脫貧發展基礎薄弱,提升脫貧“質感”。

“基礎設施建設是關係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關係著能不能發展好產業、能否提升脫貧的幸福度。”這是石珍花在大小村部會議上經常說的一句話,“老百姓是天,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石珍花急老百姓們之所急,憂老百姓們之所憂,老百姓們缺什麼、少什麼都是她最頭疼的事情。

為了徹底解決該村天干斷飲,肩挑揹負的歷史,她積極聯繫上級部門,完成了全村安全飲水工程項目,確保了家家都能在家門口喝到百分之百的安全飲用水,同時為方便村民們出行需要,解決洪水期的安全隱患問題,該村積極修建了3座便民排洪小橋,多方籌集資金為村裡安裝了150盞照明路燈,完善了村部建設和配置自籌購進了一批現代化的辦公設備等等,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村產業發展夯實了牢固的基礎,極大的改善了村裡的環境,美化了村容村貌,極大的方便了村民們的生活,提高了脫貧幸福感。

“現在晚上走路安全明亮,喝水再也不用挑了,上山也有機耕道直通,真是現在我什麼心裡都是踏實的,做什麼心裡也更有信心。”該村看建檔立卡戶石家聲對筆者說道。

“春風潤物細無聲”她把老百姓脫貧致富的大事小事都當成自己天大的事,她以時不待我、只爭朝夕的奮進精神帶領芭科村黨員群眾開山闢土、動手動腦、苦幹實幹、脫貧致富。她相信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就算是無米之炊也要煮出一鍋滾燙的熱水。

“有一天這座阻擋芭科村民脫貧致富的山沒了,我就放心了,我就可以休息了。”這是最後石珍花語重心長的對筆者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