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究竟有道理嗎?

大家都知道,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是一句古代俗語,意思是人在年少的時候不應該讀《水滸傳》,年老的時候則不應該讀《三國演義》。這是咱們老一輩傳下來的說法,那麼究竟有沒有道理呢?我覺得其實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隨著咱們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越來越發現老人說的話都有一定的道理。

人們常說“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究竟有道理嗎?

那麼為什麼“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這句話流傳了下來,而且還被很多人奉為經典之言呢?咱們現在來看看也不外乎這幾點。

人們常說“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究竟有道理嗎?

第一,“少不讀水滸”,為什麼呢?因為少年血氣方剛,頭腦比較簡單,遇到事情容易衝動。而水滸這部書的個人英雄主義很重,裡面的兄弟情義,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情景就是現在想起來都歷歷在目,令人神往。說句實話,裡面的江湖氣息有哪個少年不喜歡呢?而且為了兄弟情義,上刀山,下油鍋,兩肋插刀,要是少年看書後都學這些,不服就幹,那是多恐怖的事情?

第二,“老不讀三國”,為什麼呢?因為老年人活了一輩子,本來經歷的事就很多了,做人比較圓滑,不是老人罵年輕人的時候還常常說“吃的鹽比你一輩子吃的飯多”。那麼《三國演義》主要是講了什麼呢?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爭奪天下,故事情節中處處充滿了計策和權謀,要是再讀讀三國,研究一下里面的計策,遇到事情的時候學習模仿一下,那是多可怕的事情啊。所以有了“老不讀三國”這句話。

最後,在我看來,雖然有這個說法傳了下來,但是並不是絕對的,因為不管是《水滸傳》還是《三國演義》這都是四大名著啊,都是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貝。所以,不是說一個好人看了一本書就會變壞,也不是說一個壞人看了一本書就會變好,所以不管看什麼書,自己以後的行為還是要取決於自己的內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