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五大極端環境下的科學實驗室

如今在我們每天都在享受現代科學技術所帶來的便捷時,全球各國的科學團隊卻仍在取得科學“真經”的道路上不斷摸索前進。有時候,研究人員為了獲得最真實的第一手數據而不得不接受來自極端環境的考驗,下面一組圖便為我們展示了人類現有的五大極端環境實驗室,同時我們也要為工作在這些設施中的科學團隊致敬。

1、國際宇宙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的建造耗費了大約13年時間,它一直都在400公里左右的高度圍繞地球旋轉。在大約5間臥室大小的內部空間中,通常都會有3到6名宇航員。如果考慮到太陽能板的話,它大約與美國橄欖球場大小相當。

全球五大極端環境下的科學實驗室


2、南極“冰立方”觀測實驗室

儘管南極洲是地球上最極端的環境之一,但是包括中國、美國在內的世界多個國家都在南極建設了大量的科考站,以獲得極地氣候、生態環境數據。圖中為美國在南極洲設立的IceCube(冰立方)中微子觀測站,它有著世界最大的探測器,能夠探測來自宇宙深處的高能中微子。

全球五大極端環境下的科學實驗室


3、礁石底部的寶瓶宮

佛羅里達凱斯國家海洋保護區15米深的水下,坐落著水下生存空間,能夠讓研究人員在其中生存長達10天時間。國際大學稱它的內部空間相當於一箇中型的公寓。這座實驗室在1993年投入使用,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監測實驗室周圍的環境。

全球五大極端環境下的科學實驗室


4、華盛頓山天文觀測站

建造於1932年的華盛頓山天文臺遭受著嚴寒、大雪、強風的惡劣氣候。科學家們在1917米高的山頂上提供著氣象信息。山頂的風速經常達到160公里每小時,在1934年4月甚至達到了372公里每小時。儘管天文臺處於極端的位置,但開辦於1973年的博物館每年都超過10萬的遊客。

全球五大極端環境下的科學實驗室


5、挪威冰川實驗室

在挪威遙遠北方的一間偏遠實驗室坐落在200米深的冰川下。去那裡,你需要先後搭乘飛機、汽車和渡船才能到達斯瓦蒂森山的隧道入口。天氣晴朗的時候,需要1個小時路程,但是下雪天就需要花費4到5個小時的時間。在冰川內部有三間實驗室和幾間生活用的房間,包括四間臥室、一間廚房和一間浴室。每年11月到4月間,通常有3到4個人在實驗室中生活6到7天。

全球五大極端環境下的科學實驗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