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該不該從高考中剔除

素質教育的普及開始一直到現在,關於英語的爭論從未停止下來過。

陣營分成兩派,一派反對將英語“踢出”高考主科,代表人物是俞敏洪,他認為英語被“踢出”高考,受害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更多花更多的錢去上培訓班。

另一派則是主張將英語“踢出”高考,而這樣的人似乎更多 ,其代表是全國人大代表李光宇,他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把中小學生的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

而對於高考應不應該取消英語,教育部這樣回應:“取消英語不太可能,但可以適當降低英語在高考中所佔的比重。” 許多家長在聽到這一消息後立馬錶示早該如此,這部分家長基本都是反對學生學英語的

現如今,英語無用論和高考取消英語的呼聲一直存在,那麼今天小編和大家講一講個人對於英語學科的一些看法。

英語該不該從高考中剔除


英語不應該佔據少兒太多的學習時間

李光宇主張取消高考英語的理由是因為他算了一筆帳,中小學生每天學英語的時間:小學生大約1小時,初中生1.5小時,高中生2小時。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三畢業,每個學生至少要在學英語上花費 5292.5 個小時。

投入太多時間和精力,最終效果並不明顯,不僅不能交流,甚至連最簡單的語法都搞不清。在一個孩子最美好的時間裡面,用了將近20%的時間去學習以後一輩子都用不到的學科,而只是為了應付高考,極大地加重了孩子的學習負擔

英語該不該從高考中剔除


李光宇

不是不學英語,而是應該降低英語的比重

對於李光宇的看法,小編我是贊同的,但不是說就不學英語了,而是應該降低英語的比重

現在很多大學都是需要通過英語四級考試才能拿到畢業證,而大學語文卻是應付一下就可以的。

學好英語可以和世界接軌,走到哪都可以交流,這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為什麼要減弱母語在我們學習生活中的地位呢?這麼做難道就不是因小失大嗎?

而可以替代英語成為主科的有很多,比如物理、化學等,他們在生活上的實用性遠比英語多得多。我們不是說要拋棄英語,不學英語了,而是應該降低英語的比重。

英語該不該從高考中剔除


外語的優勢一直存在,外語並非只有英語,還有其它語種

毋庸置疑的是,會一門外語確實是會比不會外語的人多一門技能優勢,有更多的機會,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上。

但外語並非只有英語,還有其它語種。很多人可能因為從小在學校學習英語的原因,在心裡潛意識的就會認為外語就只學英語,其實不是的,還有其它的語種值得我們學習。例如法語、西班牙語、日語、韓語等等。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聯合國只承認英語、法語為工作語言,雖然現在聯合國已有六種工作語言,但聯合國的某些機構,諸如聯合國秘書處從始至終只有英、法兩種工作語言。因此,外語並非只有英語,還有其它的語種。而國內卻很少有法語,日語或者其他語種的少兒課程。

英語該不該從高考中剔除


雖然我們做語言培訓,但是嚴重贊同是時候降低英語的比重,應該提供更多的語言選擇。有人說中國強大了,該老外學中文了。

閉門造車的歷史都知道,老外要不要學中文是他們的事。不管中國強大還是落後,會一門外語永遠都是你比別人多一個技能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