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无所有”中得到锻炼,正因为资源不足,人才需要思考


从“一无所有”中得到锻炼,正因为资源不足,人才需要思考


“预算太少,做不出结果的。”找这种借口的人,没一个能干好工作。我坚信,就算给了充足的预算,他也拿不出成果。

当然,干事业离不开人力、物力、金钱等资源。而为现场的员工准备必需的资源则是经营管理层的责任。然而,每次都备好所有必需的资源是不可能的。资源总是稀缺的,这是商场的现实。

重要的是,身处此境的我们该如何绞尽脑汁拿出成果。而这反复摸索的过程才能锻炼出真正的工作能力。相比资源丰沛的环境,倒是“一无所有”的环境更能使我们成长。

说不清是幸还是不幸,我是在大型企业开始职业生涯的。身处其中,往往认识不到,其实大企业拥有极为丰富的资源。因此,工作也非常容易开展。比如说市场营销这一块,在电视放送网的时候,光是发布一个公告,就会有大量媒体跟进报道。当时预算也充足,所以也很容易确保广告位。

然而虽然想强化市场营销,但苦于公司默默无名,即使发布了公告也几乎无人理睬。当然,我们也没有投放广告的预算。过去我所掌握的那套方法几乎失去了用武之地。

不管怎样,现在只能先绞尽脑汁,挥洒汗水,积极地行动起来……

我进行了各种尝试,比如彻底研究怎样制作公告才能吸引媒体人的关注,向亲友兜售服务、靠口碑推广产品,等等。相比在电视放送网的时候,我所耗费的心血是巨大的,但就是在这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就说公告的制作方式吧,比如文案的写法、公告正文的逻辑构成,等等,为了扣动人心,实则需要高深的技巧。只要能找到一句瞬间即可传递出产品魅力的话,对方的反应就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在一发公告便有媒体跟进的电视放送网,我可学不到这些知识。

不仅如此,上述经历还锻炼了我规划新项目的能力。因为直击人心的文案就是优质服务的理念本身。先想出文案,能让很多人觉得“喔,这个好像挺有趣的”,然后反推着去设计服务内容。这样做可显著提高命中率。

从拜托做宣传的亲友那里,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我能看到他们体验服务时的真实反应,知道反响良好的服务与反馈迟缓的服务之间有何不同。

这种切身感受的有无,将大大左右服务产品的开发能力。进行规划或架设服务时,我眼前总会浮现出用户的脸庞,我会问自己这样能不能让他们开心呢?一个人越是能在这时浮想起用户的真实表情,就越能开发出拥有高需求的服务和产品。

如此这般,我从头开始摸索有效的市场营销方式,从中学到了本质性的技巧,也成功磨炼了自己的项目规划能力。正是资源不足才使我拥有了力量。

所以我认为,置身于资源丰富的环境未必是值得高兴的事。倒不如说,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人才能迅速成长。进而在反复摸索的过程中,我们还能获得一种确信——即使资源不足也能成功。而这种确信正是职场中人自信的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