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九課《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二)教材解析

《古詩三首》是五年級語文下冊部編教材第四單元第九課。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這是一首七言律詩,詩人寫這首詩的時候,朝廷的軍隊已經收復了洛陽等地,長達數年的“安史之亂”即將結束,身在蜀地的杜甫聽聞這一消息,不僅欣喜若狂,於是寫下了這首詩。詩的大意是:身在蜀地時,忽然聽聞薊北被收復的消息,不禁淚灑衣衫,回頭看到妻兒也一掃愁容,隨手卷起書本,內心欣喜若狂。在白天便高歌痛飲。想著正好趁春天啟程返鄉,可以從巴峽穿過巫峽,再順流而下到襄陽,去往洛陽方向。本詩開篇便點出了寫作的緣由。即“劍外忽傳收薊北”。“劍外”是詩人當時所在的蜀地,“薊北”則是當時叛軍的根據地,“忽傳”寫出了捷報到來的突然,因此詩人驚喜莫名,以至於剛一聽到便涕淚如雨。“涕淚滿衣裳”裡,既有對戰亂將息、百姓終於可以安定下來的欣慰之情,也有對自己數年來顛沛流離、終於可以迴歸家園的感慨之意,更有對回憶多年離亂的痛切之情,詩人悲喜交集的複雜感情,都濃縮在這短短的五個字中了。接下來,詩人回頭看到身邊的妻兒也一掃愁容,自己不禁隨意捲起書本,陷入這巨大的喜悅中。“漫卷”二字形象地表現出了詩人的激動心情,而“喜欲狂”更是直抒胸臆,把感情推進到一個更熱烈的層次上。然後。詩人對“喜欲狂”作了進一步的描寫:大白天便開始縱情飲酒高歌,想著正好能攜這大好春光一同返鄉。“放歌”“縱酒”,正是詩人欣喜若狂的心情的具體寫照。不僅如此,詩人甚至已經想象到了返鄉的路上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即從”“便下”寫出了時間之迅疾,轉瞬之間,從巴峽到巫峽,又從襄陽到洛陽,飛馳的想象將詩人忽 聞捷報、急於返鄉的喜悅之情推向了高潮。全詩感情洶湧澎湃,為後人所推崇。

五下第九課《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二)教材解析


三首古詩均配有插圖,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意。比如,第一幅圖中,雪山連綿不斷,層層濃雲籠罩在山頭,與詩中描述的環境相吻合;第二幅圖中,一座簡陋茅屋的籬笆門外,一位老人雙手拄杖,頭髮、鬍鬚已經斑白,他神情凝重,昂首遠望,眼中流露出擔憂與期盼,這是對詩人作詩場景的想象和描繪。

(來自教師教學用書,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