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的趣事,“扯淡碑”与它的“扯淡”事

“扯淡”一词出现于明代,原本是“淡化”的意思,在之后的长期演化中,逐渐衍生出了闲扯、胡说八道、不相干等含义。到了今天,这个词语已经被广泛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带有口语化和调侃的意味。

然而,在河南淇县有一块明代的石碑,因为上面刻有“扯淡”和“再不来了”几个字,乍看上去,一股傲娇之气扑面而来,加上石碑“扯淡”的故事,而被人们戏称为“扯淡碑”。

文物中的趣事,“扯淡碑”与它的“扯淡”事

“扯淡碑”前世今生

相传,淇县原本有北圈门,门外有一座祖师庙,庙主人碑自称为“泰极仙翁”。他死后,道士们将其葬在庙宇的院中,并立下了这通碑。随着历史的变迁,扯淡碑也经历了重重坎坷,最终作为淇县著名文物被安放在了摘星台公园。

石碑残高1.78米,宽0.86米,厚0.18米。经过修复之后,整座碑基本上被还原。碑首草书横刻“再不来了”四个字;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七个大字(其中“处”字已残)。在“泰”字两边分别刻着“扯”和“淡”两字。“扯”字下竖刻“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淡”字下面竖刻“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

碑阴圆首处竖刻“碑阴”两字。正中竖刻“为善最乐”四个大字。两侧有对联一副,右刻“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刻“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


文物中的趣事,“扯淡碑”与它的“扯淡”事

除此之外,这座石碑另一个令人疑惑的地方就是从上面没有发现主人的姓名和立碑时间,内容也藏头露尾,给这座石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扯淡碑”的猜想

关于扯淡碑,淇县当地流传着一个故事。据传,碑主人叫沐怀古,他原本是朝中大官,但后来犯了死罪。临刑时,他的仆人代其伏法。之后,沐怀古逃出北京,一直往南走,因过不去黄河,从此在云梦山安心修行,自称“泰极仙翁”。临死之时,沐怀古才真正明白,谁也不能逃脱死亡的命运。他感叹道:要知如此,何必当初,“扯淡”,并立下这块扯淡碑来总结自己的人生感悟,同时也用来告诫后人。但在碑上并不能找到沐怀古的名字,这个说法也仅仅成为了一个传说。


文物中的趣事,“扯淡碑”与它的“扯淡”事

也有人认为碑主人就是明朝功勋沐氏的后人,碑上的“水木氏”是“沐”字;“明末甲申”指的是著名的甲申之变,也就是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那年;而“事迹已详载”说明碑主是明朝朝堂的名人。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崇祯皇帝吊死万岁山,沐氏逃到淇县云梦山栖身,伺机东山再起,但他活了144岁也未能如愿,因而悲观厌世,临死前写下“扯淡”“再不来了”。


文物中的趣事,“扯淡碑”与它的“扯淡”事

还有一种更大胆的猜测。有人认为,碑上的“泰极”“水木氏”等字眼暗表碑主人的皇帝身份。碑阴的联语“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解读出来表示墓主人是介于天人之间,秉承天意治理国家的天子。加上其中的“明末甲申”,表明这是崇祯皇帝自立的墓碑。


文物中的趣事,“扯淡碑”与它的“扯淡”事

不难看出,无论是哪种说法,碑主人的一生经历了种种坎坷,生活极度不顺遂,即使临死之时,也不能表明自己的身份。因此用无厘头的碑文内容随意切换是的字体(短短数百字,用了4中字体)、任意变换的自我称呼(翁、予、我、门人、老人)来发泄心中的郁气。

近几年,随着穿越潮的兴起,好事的吃瓜群众从文物古籍中不断发现了一些具有现代意味的东西,并借此大开脑洞。因此,就有网友被西安碑林博物馆唐玄宗御碑《石台孝经》序拓片中的“朕略萌”惊呆的一幕。

文物中的趣事,“扯淡碑”与它的“扯淡”事

就连陕西省文化厅官微也趁机调侃:萌字里面还有个囧啊,囧萌囧萌的……

而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文物中的趣事,“扯淡碑”与它的“扯淡”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