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飯之王”或將再度迴歸,《生化危機4》還能怎麼炒?

2019年,《生化危機2重製版》上市引發了無數“生粉”的歡呼,而遊戲本身也被媒體與玩家稱之為有史以來最驚豔的重製遊戲。

僅在一年之後,玩家們便等來了續作《生化危機3》的重製版本,儘管遊戲本身的流程不長,但依然還是上一代作品中那熟悉的味道,這飯雖然好吃,但無奈量有些不太夠,加上本體與多人聯機模式《抵抗》捆綁發售,遊戲過高的售價甚至讓不少忠實玩家望而卻步。

而在《生化3重製版》的熱度還未消退之時,目前有多方來源傳聞(信息尚不準確)表示,繼系列正統作品《生化2》與《生化3》經歷重製之後,被玩家們稱之為“冷飯之王”的《生化危機4》重製版本也被提上了日程,目前遊戲的開發工作已經全面開工,本作早在2018年就已經正式立項,預計將在2022年正式與玩家見面。

“冷飯之王”或將再度迴歸,《生化危機4》還能怎麼炒?

每當玩家們提起“炒冷飯”時,第一個想到的名字一定會是卡普空,論炒冷飯的功夫而言,讓玩家一頓誇的是它,讓玩家一頓罵的也是它,而在卡普空炒過的無數冷飯當中,《生化危機》無疑是遭重最厲害的那一位,而倘若是在《生化危機》系列當中再選出一個“資深受害者”,則毫無疑問是《生化危機4》。

作為遊戲市場“炒冷飯”次數最多的作品,如今再度宣佈重製,究竟這款遊戲還能再變成什麼樣子?

過去與未來的分水嶺

對於整個《生化危機》系列而言,《生化危機4》無疑是整個系列當中綜合評價最高的作品、沒有之一,但即便這個結論是業界公認的事實,但在系列老玩家當中依然存在不小的爭議。

有人認為《生化4》的變革幅度實在太大,導致本作已經失去了系列原有的“生存恐怖”的味道,但從行業的角度來看,《生化4》對於推動此類遊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這樣的變革無疑是有意義的。

而也正是由於本作的變革,讓整個系列暫時告別老三代的古板玩法並正式向次時代領域進發,老三代固然經典,但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著實顯得有些不入流。

“冷飯之王”或將再度迴歸,《生化危機4》還能怎麼炒?

原版《生化危機2》

在《生化》系列老三代作品當中,與其說《生化》是一款動作射擊遊戲,倒不如說更像是一款動作冒險遊戲,整個遊戲的操作模式與早期的大多數冒險遊戲基本一致,宛若坦克車一般的操作方式雖然可行但以現在的標準來看無疑有些拖沓繁瑣。

遊戲的核心玩法在於如何合理利用手頭的資源通過宛如迷宮一般的地圖,而在這一過程當中除去有殭屍作為阻撓玩家前進的障礙,地圖當中也存在許多場景互動謎題需要玩家一一破解才能繼續推進流程,至於遊戲中的射擊部分只是與殭屍進行對抗的諸多方式之一。

“冷飯之王”或將再度迴歸,《生化危機4》還能怎麼炒?

而《生化4》與之前作品區別最大的地方在於:因操作形式的轉變而脫胎換骨的遊戲體驗。

首先,遊戲的視角從場景固定視角改為了過肩追逐視角,這一視角形式與目前絕大多數第三人稱射擊遊戲基本相同,而也正是《生化4》首次提出了這一視角的實際概念。

僅僅是視角上的改動,就讓整個遊戲的核心思路發生的轉變:玩家可以隨心所欲地瞄準敵人身上的任何位置進行攻擊,而攻擊不同的位置也能夠打出截然不同的效果,使得遊戲在戰鬥時的體驗更加流暢自如。

實現過肩視角的條件是全3D的遊戲畫面,因此關卡的設計上相比以往也能夠更加立體,不論是謎題還是路線可設計的空間也擴大數倍,更重要的一點在於利用更加靈活的視角,玩家也能從不同的角度對環境進行觀察,使得遊戲的體驗更加有趣多變。

“冷飯之王”或將再度迴歸,《生化危機4》還能怎麼炒?

“冷飯之王”

常玩恐怖遊戲的玩家應該有所體會,在恐怖遊戲當中能夠為玩家提供“壓迫感”的設計方式有很多,而這其中也包含了限制玩家的移動,或許正是由於《生化4》之前的作品操作都比較笨拙,從而使得玩家在遇敵時感受到遠高於其他遊戲的壓迫感,那種面對敵人時手忙腳亂力不從心的感覺只有玩過前作的玩家才能體會。

毫無疑問的是,《生化4》最大的變革就是相較於前作大大加強了遊戲的動作元素,玩家的操作不僅更加靈活,能夠應對各種情況的手段也不在少數,因此在不少玩家看來,《生化4》相較於前作無疑有些“過於簡單”了。

“冷飯之王”或將再度迴歸,《生化危機4》還能怎麼炒?

在2019年以及2020年推出的《生化2重製》與《生化3重製》相較於原作無疑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重製版本相較於原作無疑是截然不同的兩款遊戲,僅在設定與劇情流程上有所保留,這或許便是粉絲為之興奮的原因所在,畢竟能夠用更好的畫面、更舒適的操作重溫以前經典的故事,這樣的遊戲誰不愛呢?

熟悉《生化4》的玩家都知道,《生化4》曾經歷過十多次的重製(高清復刻)與移植,堪稱遊戲領域真正意義上的“全平臺遊戲”但遊戲的內容卻基本保持一致,這是由於遊戲的完成度是整個系列當中任何一款作品都無法比擬的,無論是關卡設計還是遊戲體驗都很難讓人挑出毛病,而這樣一款遊戲即將迎來《生化2/3重製(Remake)》級別的重製,一時間竟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該從何下手。

“冷飯之王”或將再度迴歸,《生化危機4》還能怎麼炒?

作為一款很難挑出毛病的遊戲,玩家們對於《生化4重製》的想象或許只能停留在使用新引擎為遊戲帶來煥然一新的畫面。

在此之前,《生化4》所有的復刻與移植版本都是打著“重製”的幌子僅提升了畫面的清晰度,而畫面質量的提升則是絲毫未變,因此或許對於玩家們而言,這一次能夠見到真正的“重製版本”或許也會令人倍感欣慰吧。

而在這個消息放出之後,玩家們並沒有為之感到振奮,反而是感到有些疑惑和不解,絕大多數人認為《生化4》已經是一款全平臺遊戲,且遊戲本身質量足夠高,任何終端的玩家都能夠體驗的到,僅僅只是畫面上的提升或許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反倒是劇情近乎完美的外傳作品《代號:維羅妮卡》本身與老三代風格相同,顯然這部作品才是更加適合重製的對象。

“冷飯之王”或將再度迴歸,《生化危機4》還能怎麼炒?

結語:玩家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從近期各大廠商接連花大功夫製作重製(Remake)遊戲來看,似乎對於他們而言,新作的開發進入了一個靈感枯竭的狀態,照這個勢頭繼續下去,《最終幻想》系列光靠重製老作品也能再堅挺個至少20年。

卡普空除去重製《生化危機》系列手中還有《恐龍危機》、《混沌軍團》、《鬼武者》等一票被雪藏的經典IP可以挨個重製,儘管他們或許都能擁有更好的畫面表現與更加勁爆的視覺效果,但平心而論,這真的是玩家們想要的嗎?

除開日系廠商,近年來眾多歐美廠商也在相繼打情懷牌,重製的重製、懷舊的懷舊,出續作的出續作,似乎玩家們已經很少見到什麼從未聽聞的全新3AIP出現,上一款原創新IP名為《死亡擱淺》,但卻並沒能獲得多麼好的反響。

廠商為了能夠盈利從而選擇保守發展可以理解,但這無疑對於遊戲產業的發展不會提供任何幫助,而這或許也是近年來電子遊戲一直未能出現什麼里程碑級別的變革與進化的原因之一。

或許對於遊戲行業而言,需要類似小島秀夫或G胖這樣有想法、有遠見的人存在,對於日益趨近標準化的遊戲環境來說,或許唯有他們才能為片領域調出新的顏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