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书,一种爱情

三十岁以后就很少读写爱情故事的书,那里的人和事都是另一个世界的,所以能数出来的也很少。

当我们看到别人爱情动容时,自己却苦等不得,就会有人告诉你,书里的都不真真实。

当我们的爱情离开时,爱情里的酸甜苦辣又让我们不再敢去尝试。

当我们经历过爱情,再看看别人的爱情,你会惊奇的发展,爱情的样子却是惊人的相似。

这里有三本书,三段故事,三种人生,却有着一样的爱情。

1、《我们仨》

这本书是杨绛怀念他们一家三口的故事。写这本书时就剩下一个老人的独自思念,爱人、女儿都离她而去,只有在梦里还能感觉到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三本书,一种爱情

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让世人好生羡慕,他们是志同道合的灵魂伴侣,是互相包容扶持的亲密爱人,他们共同经历过苦难和幸福。

合上书本,萦绕在我心间的感动是杨绛怀孕时候的故事。医生问钱钟书需要女医生吗,钱钟书回答说:“要最好的。”

在那个年代女人生产是不可以用男大夫,就算是医生也讲究男女有别。钱先生的心中只挂念他的爱人,只要她好。

钱先生说,他希望是女儿,要像杨绛。杨绛说,要像钟书。

这就是爱的模样,不需要多么深刻的誓言,不需要腻腻歪歪的情话。

爱就只是发自内心的希望,我爱你,就希望你好。我爱你,已不只是欣赏。

杨先生和钱先生是志同道合的两个人,杨先生说:“不论在多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他们会在公园里“探险”,就算年老也会保持年轻人的好奇,一起去探寻公园的美丽。

这是真实的爱情模样,在离婚率快要过半的今天,很多人的爱情就真的被埋在了婚姻的坟墓里,甚至怀疑还真的有爱情吗,还爱得起吗?

其实《我们仨》中的记录是那样平实,日子甚至是清苦的,名人的日子也就是平平凡凡。就像我们对自己日子的评价,柴米油盐,平平淡淡。

为什么我们看着别人的柴米油盐会被感动?因为柴米油盐里倾注着感情,有志同道合的浪漫,细碎的日子里有相互的扶持。

更重要的是,我爱你,就希望你好。

“我们仨就此失散了”,92岁的老人在《我们仨》中重温了他们一同生活的岁月,泪洒笔尖,每一段平凡的生活都可追忆。

2、《浮生六记》

这本清朝写的书,一点都没有影响在现代社会的火爆,书中记述着沈复夫妇的举案齐眉,不落世俗的生活趣味,和半生的颠沛流离。

三本书,一种爱情

芸是具有男人襟怀才识的女子,也是一位痴情人。

书中在“闺房之乐”中写了沈复夫妇的快乐时光,相遇是非她不娶,结婚后是三观相合的爱人,有是志同道合的密友。他们癖好相同,有说不完的话,有让人羡慕的默契。

芸竟然还可以扮成男子,穿着丈夫的衣服和丈夫出门游玩,丈夫也跟着怂恿玩乐。在那个还被封建思想束缚的清朝,礼教不允许女子去的地方,他们也能想着法的大胆赏玩。

封建社会能带女扮男装的妻子出门的男人能有几个。可是沈复就这么做了,芸喜欢,就让她高兴。

芸帮丈夫补破损的书籍字画,和丈夫赏月吟诗,游历山川,那样的生活让闺中百般羡慕。

芸竟然还帮丈夫纳小妾,小妾没纳成,随着沈家衰落,从前的甜美一下变成了浪迹天涯,可是无论生活如何变化,爱还是一样。

他们在困难中相守,芸受病痛折磨仍然体恤丈夫,丈夫失业,家中清贫,她没有抱怨,还千方百计的奔走筹划。

家中钱财不够,她拖着病体刺绣养家。丈夫外出谋生奔走,虽然终究碌碌无为,但她仍然深爱着丈夫,这一生还没有爱够。

《浮生六记》让我们记住了这样一个女子,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处处为他着想,与他同进同出,同甘共苦。

病入膏肓之时,深知时日无多不肯就医,回忆二十三年的夫唱妇随,自觉幸福。芸在最后一刻还在挂念丈夫不得父母欢心,颠沛流离都是她的错,让丈夫把自己骸骨就留在这里,有能力了再送回故乡。

芸要丈夫再选良妾,说完便悲痛大哭,她也有着不舍和无奈。

林语堂说芸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她是太过美好的女子,终是命薄。

芸的爱情很简单,爱他,就对他好,希望他好,愿意所有错误都是自己的。如此的深情款款,坚定不移,让太多人羡慕。

3、《1980年代的爱情》

正如书名所言,这场爱情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这本书应该有很多人不熟悉,却是我多年钟爱的一本。

三本书,一种爱情

这是一本半自传体的爱情故事,一百多页的文字记述了从青年到中年,从懵懵懂懂到阴阳两别。

虽然有浓重的时代的烙印,可年轻时爱情的悸动,离别时的感伤,为爱的抉择从来不分时代和地域。

初中毕业后的首次重逢,燃起了雨波和丽雯的情愫。雨波大学毕业下乡工作,丽雯是供销社的售货员。

丽雯明明喜欢却要屡次拒绝雨波的示爱,一直推着他离开乡下,去到更远的地方。

那是个特殊的年代,丽雯的父亲有政治问题被下放劳改,在丽雯的爱情里,爱是矜持的,相守是爱,离别也是爱,她不想耽误才华横溢的雨波的前途。

许多多年后再次相遇,已经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两个人都经历了多舛的人生。雨波刚出狱,在精神的低谷,丽雯丈夫去世,是单身母亲。

然而这场相遇又是短暂的,丽雯帮雨波重拾了信心后又一次选择了离开。十年了,你不再是你,我不再是我,可是爱还像十年前那样傻气。

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丽雯的墓碑前,这几年她一直隐瞒着自己的病情。此刻雨波才真正明白,丽雯的爱是处处成全。

那场牢狱之灾有着历史元素,在丽雯心中雨波仍然是有才华有前途的人。她已是她不希望雨波为了她自断羽翼,雨波需要另一番天地冲破阴霾。

这个不算出奇的故事不影响我们理解爱情,爱,就是要你好,哪怕是分离。

作者野夫说:“老一辈和年轻一代都有思维上的矛盾与代沟,但爱情却是永恒的。”

4、我们的故事

当作者们去追忆爱情的时候,并没有用太多的文字记述,也没有用多少曲折和苦难去衬托,抛开一切的写作手法,都只是用自己擅长的笔触,平实的记录了一段生活。

相比那些动辄上百万字,吚吚哑哑,腻腻歪歪,矛盾重重的故事,这三本书更接近我们自己。

有人说,再怎么样那都是别人的故事,我们向往不来,我不是杨绛也不是芸,没那么好命能遇到那么相濡以沫的爱情,我也不是丽雯,现实是自私的。

那么你真的拥有过爱吗?

还有人说,生活就是平平淡淡,没有那么多浪漫,志同道合很难找,别清高了。

那么你真的理解生活吗?对自己负责了吗?

别人的故事不是让我们用来复制的,只是让我们知道,爱情就是在平凡中,在生活的细节中的。

灵魂上的契合也不是靠甜言蜜语体现的,就是看双方对待生活的情趣,对待事物的价值观。

三观契合爱情便是水到渠成,一旦爱了也就没法自私了,平凡的生活自然有了情趣。

爱,就是希望你好。每一个深爱过的人都会懂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