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處以默,飲之太和——喬國強花鳥畫品評

喬國強花鳥畫品評

在中國畫範疇中,花鳥是其中的重要一脈,若將其細分,則有寫意花鳥、工筆花鳥、沒骨法花鳥三大系列,而寫意花鳥分為大寫意花鳥和小寫意花鳥,工筆花鳥分為白描花鳥、淡彩花鳥、重彩花鳥。在文人花鳥畫的領域中,寫意花鳥最受青睞,宋代的蘇東坡、文同等以文人畫思想加入到寫意花鳥的行列而成為其中的代表,有別於流行時尚的清新風格,進而獲得朝野稱讚。同時他們的畫風成為新的時尚。這一新思想的注入,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說是統領了之後寫意花鳥的江山。在題材上以梅、竹、松、蘭、菊等的淡墨揮掃,整整斜斜,不專形似,獨得於象外方式,加以擬人的手法,將文人的崇高、貞潔、虛心、向上、堅強寄情於“四君子”當中。不得不說,這是文人畫的核心所在。元代的花鳥畫受蘇東坡、文同的影響,柯九思、吳鎮、王冕等專攻梅竹,更進一步地闡述了文人的“士氣”。明代徐渭的淋漓筆墨,陳道復雋雅灑脫,也成為時代的主流。清代惲壽平的清雅、八大山人的冷逸,以及“揚州八怪”的離經叛道更是為文人花鳥畫開闢了新的疆域。時間的車輪朝前滾進,吳昌碩、齊白石出現,又掀起了現代花鳥畫的高潮。

素處以默,飲之太和——喬國強花鳥畫品評


誠然,好友國強先生的繪畫也是繼承了這一脈絡的。

國強先生繼承了中國書畫的優秀傳統,認真吸取歷代書畫大家的精髓,在寫意花鳥畫方面,成就顯著,已顯示出大寫意花鳥的新風範。

若從取法的角度上分析,宋人花鳥,明人徐渭、陳道復、清代惲壽平、八大山人,以及近現代的吳昌碩和齊白石都是很好的選擇。翻閱國強先生即將付梓的畫冊,一股強烈的雄強之風籠罩全篇,而這雄強的氣息無疑是受海派代表性人物吳昌碩的影響。除此之外,八大山人的畫風、齊白石的新法都不時地體現在其中。基於此,我們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歸納國強先生的花鳥畫。

素處以默,飲之太和——喬國強花鳥畫品評


一、取法吳昌碩為主。從畫面中的水墨酣暢淋漓,筆法蒼雄老辣,以及構圖的深邃,我們可以看出國強先生的花鳥畫主基調在於吳昌碩。尤其是以牡丹、梅花、荷花、水仙等為題材的作品,更能說明國強先生在吳昌碩的畫風中汲取了很多的素養,並熟練地運用到自己的創作當中。眾所周知,吳昌碩的畫風特點是以書入畫,將石鼓文、金文的筆法融進自己的畫面當中,營造金石氣的雄強與蒼勁,又以遺形取神的藝術手法拋棄所表現題材的質感,使得畫風更具統一性和藝術性。另外,吳昌碩在構圖上受到石鼓文的結體影響,在花鳥畫的創作中習慣性地採用左低右高,或者是從左下往右上造勢的構圖方式。反觀喬國強先生的花鳥畫同樣具有這樣的特點。

素處以默,飲之太和——喬國強花鳥畫品評


二、取法八大山人為輔。八大山人的畫以著筆墨少而被畫家們津津樂道,正如其所說:“筆墨不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儘管這是八大山人自身的冷逸孤傲所成就的藝術語言,但其背後的筆墨凝練,以及花草鳥獸的獨特風格,一直是畫家追捧和取法的對象。同樣,在國強先生以魚、鳥等為表現對象,或者是點景的作品中,我們還是能夠或多或少地感覺到八大山人的孤逸筆墨語言。

三、兼顧齊白石、鄭板橋等畫家。關於這一點,我們在一幅小畫,或者是一幅作品的點景中,都可窺見端倪,並將之爛熟於心。國強先生自己曾說:“在文人畫家中,尤其對倪瓚、徐渭、八大山人、鄭板橋、吳昌碩等大師的作品百看不厭、醉戀忘返、貪戀不足。”因而,他以書法之筆法入畫,以繪畫之筆墨、構成入書,並影響其刻字藝術創作。

國強先生的花鳥畫,有一定寫實成分,但不只是對自然物象的客觀描摹,而是凝練後的再創造。其作品隨意中蘊含著樸拙之氣,自然含蓄中蘊含陽剛之畫風。

當然,上述僅僅是從取法或者是技法層面上對國強先生的文人花鳥畫進行了一個概述。事實上,國強先生不僅在繪畫上追求文人畫的“士氣”和境界,他在詩詞領域也是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創作了許多詩詞並將之彙集成冊,取名為《畫語詩心》。由此可知,國強先生是將文人畫,以及文人畫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骨子裡的。同樣,他還將這種文人的情懷和追求拓展到刻字領域,使得自身在藝術的領域變得多能和全面。

素處以默,飲之太和——喬國強花鳥畫品評


王榮生,名師源、1958年生於河南開封。《書法導報》社長,總編輯,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五、六屆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新聞出版委員會副主任,中華臺北書法家協會顧問,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教授,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江蘇省國畫院顧問,河南省書畫院顧問,河南省人大書畫研究院顧問,河南省老年書畫院名譽院長,河南省慈善書畫院顧問,河南省書法院名譽院長,河南省詩詞協會顧問,青島中國書畫院名譽院長,臺北中華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傅山書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生態書畫院顧問,北京書法院顧問,廣東書法院藝術指導,河北省社會科學院書法研究員,中原印社名譽社長,宣和印社顧問,曾多次擔任多項全國書法篆刻大展評審監審組主任。其作品曾參加歷屆全國書法篆刻展。1989年創辦書法導報。執行主編中國書協重點圖書《當代書法論文選·批評卷》。1978 年《石門頌》隸書作品在第二屆中原書法大賽中榮獲一等獎。1989年,創辦《書法導報》曾三度獲中國書法藝術最高獎——中國書法蘭亭獎編輯出版獎,在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評選中榮獲一等獎,成為全國唯一榮獲一等獎的書法類報刊。2004 年獲林散之獎·學術成就獎。出版有《王榮生書法集》《王榮生書法篆刻集》《三十齋印存——王榮生篆刻》等著作。


【摘自2017年12月由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畫餘閒好》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