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這三種故事,讓你的員工歸心、客戶動心

有一句話說得好:“人類的文明是聽著故事發展起來的。”


人們都喜歡聽故事,而不喜歡聽大道理,即使你講的道理都是對的,別人也不一定願意聽,所以講故事已經成為營銷人的必備技能之一。


著名的商業大咖馮侖也曾經說過一句話:“全世界傳播效果最好的講述方式就是故事加上啟示錄。”


一個優秀的演講者,如果他想吸引別人的注意力,那麼就一定要會講故事。一個優秀的老闆,如果他想讓團隊能夠為他所用,能夠時刻圍繞他的使命去奮鬥,那麼這個老闆一定要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


故事分為三種:個人故事、品牌故事和場景故事。每一種故事的講述方法不同,起到的效果也不同。


01

個人故事


個人故事一般是演講者的親身經歷,或者是身邊的人所發生的事。


個人故事有什麼效果?


1、故事能讓人專注、留住耐心,認真傾聽;

2、故事讓人更容易理解傳播者發佈的信息;

3、故事讓人更容易記住這個信息;

4、故事能夠喚起某種情感進而引發傳播;

5、故事讓人建立起對傳播者的信任。


要講好個人故事,關鍵是要做好這四點:


1、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故事才能打動人,最好自己的親身經歷。

2、清晰的背景:故事的背景要簡單明瞭,最好三句話內交代清楚。

3、人物的互動:只有彼此互動和對話,才能夠產生故事和衝突。

4、情節曲折:曲折的情節容易產生一種強烈的場景感,能夠把聽眾帶入故事中。


那麼如何設計自己的個人故事?所有的影視劇和小說中,我們看到的故事其實都是遵循U型公式來設計的,所以我們每一個人也可以按照這個U型公式來設計自己是個人故事。


U型公式分為5步:


1、正常狀態

2、遭遇曲折

3、跌入谷底

4、奮起逆襲

5、重獲精彩


舉個例子,《我不是藥神》就是一部典型的運用U型設計來塑造人物的電影。主人公程勇一開始只是開店賣保健品,過著正常的生活;後來經歷了一系列的打擊,生活徹底跌入谷底;最後程勇奮起逆襲成了為印度仿製藥的獨家代理商,他開始用自己的渠道幫助白血病人,重獲了人生的精彩。


我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按照這種方法來設計,比如說我的個人故事就是這樣設計的:大學剛畢業很難找工作,第一份工作又被開除;後來痛定思痛找了另一份工作,奮起逆襲成為集團排名第一的主持人;然而這時遭遇父親去世的打擊,事業轉型也失敗,人生跌入到了谷底;最後重新出發成為講師,操盤了單場成交過億的會銷。


可能有人會說,自己的人生平淡無奇,沒有那麼多故事,其實真正的故事並不一定非得是大起大落,生活中的一些細節也可以成為故事。


在這裡我交給大家一種方法,叫做“故事箱座標線”,用這種方法來提煉自己的故事。


故事箱座標線:


1、畫一條座標線,橫線每五年一個節點;

2、橫線的上面標記從出生開始你人生經歷的高潮,成就越大,點就越高;

3、同理座標線下方,標記出你的人生低谷;

4、把故事串聯起來,按照U型公式去整理你的故事。


02

品牌故事


品牌故事一般是品牌創立和發展過程中有意義的經歷,一個成功企業的背後一定有一個與之相關的品牌故事。


有了品牌故事,才能讓我們的企業和產品更加具備影響力,讓員工與客戶更加了解和認可我們。


品牌故事的價值:


1、連接用戶的情感需求

2、塑造了品牌的調性

3、傳遞了品牌的價值

4、降低客戶的理解

5、塑造品牌文化


品牌故事想要快速傳播,影響更多的人,必須要具備三種能力:


1、品牌故事要具備說服力

2、品牌故事要具備感染力

3、品牌故事要具備傳播力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品牌沒有什麼故事可講,其實不是我們離品牌故事很遠,而是我們沒有靜下心來提煉。


提煉自己的品牌故事,可以從這三個點切入:創始人經歷、產品的核心價值起源以及品牌文化的提煉。


具體該如何設計自己的品牌故事?我們可以分為4步。


第一步,確立故事結構。品牌故事的結構與個人故事的結構相似,也可以參照U型公式來設計。


舉個例子:


1)原先並沒有創建品牌的打算,講述萌生品牌之前的平淡過往;

2)但在某次旅途、會議、經歷……中,某件事/人觸動了自己,於是有了想法;

3)雖然有了想法,但由於沒有經驗/資金/團隊,實施的過程並不順利;

4)遭遇了很多挫折,但憑藉著某某的幫助、支持,闖過了難關;

5)終於發展到了現在的局面(團隊規模、營業額等等)。


第二步,定義品牌的內層。內層含義包括品牌的價值和信念,無論你的企業有多大,必須要有理念、使命和價值觀。


內層含義=企業所倡導的獨特的理念+完成任務所必須具備的態度+價值觀+團隊性格


第三步,定義品牌的外層。


外層含義=外觀設計+功能構成+所代表的服務+服務的作用


第四步,賦予品牌深層次的含義。所謂深層次含義,就是你的品牌等於什麼,意味著什麼?


比如說,當提到“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就會想到淘寶,所以“淘寶=容易做的生意”;當聽到“幫助企業把生意重做一遍”,就會聯想到桔子會社群培訓,所以“桔子會學習=把生意重做一遍”。


03

場景故事


場景故事是在特定的場景下,用故事語言來說明目的,清晰主題,說服觀眾,並讓觀眾願意接受。


英國有位詩人曾經說過:“當人們走進故事的世界之後,一切都變了,人們會自動地放下懷疑。”


所以對於一個老闆來說,一定要會講故事,或者說一定要會畫餅,這決定了你的員工是否有動力為你工作,也影響了你的客戶和合作夥伴是否對你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如果你不想幹大事,怎麼可能吸引那麼多員工追隨你,怎麼可能吸引那麼多客戶來合作。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畫餅高手,比如說馬雲、任正非、張瑞敏,當他們成功之後,所畫的餅就成為了一種願景。


對於老闆來說,如何才能正確的畫餅?無論你是激勵你的員工,還是激發你的客戶,或者感召你的合夥人,一定要講好三種故事。


第一種故事是隱喻型。隱喻是一扇轉化之門,它可以繞過意識,和潛意識溝通。


當我們在說服員工或者客戶時,其實他們並不想聽我們講大道理,這個時候我們先講一個隱喻型故事,最後再引出主題目的,大家很容易就被我們帶進去,從而接受我們的觀點。


第二種故事是激勵型。領導少不了要給員工打雞血,激勵他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繼續努力實現目標。這個時候最有效的不是用鞭子抽、用績效壓或是用獎金砸,而是通過講故事來激勵他人,讓他們分享你的激情, 瞭解你的動機 。


激勵的目的就是在“你是誰”和“可以成為誰”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樑,當你的故事能做到這一點,你就贏了。


第三種故事是願景型。一個優秀的領導,必須是一個優秀的銷售,不僅要把好的產品和服務賣給客戶,還要把這個願景和意義賣給員工。


願景體現了企業的內在動力,有了共同的願景就有了共同的目標,並且賦予了一個大家共同工作的意義,這個意義就是使命。


作為一個領導,不僅要自己講故事,還要讓客戶講出你的故事,讓員工講出你的故事,替你傳播你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這才是最高境界。


總結


對於老闆或者企來說,如果想要激發員工的動力,或者贏得客戶的青睞,一定要講好三種故事:個人故事、品牌故事、場景故事。


如何講好個人故事?運用U型公式,塑造一個真實而又曲折的故事,讓聽到的人情不自禁進入到故事中。


如何講好品牌故事?首先要確立故事的結構,其次要定義品牌的內層和外層,最後賦予品牌深層次的含義。


如何講好場景故事?場景故事分為隱喻型、激勵型和願景型三種,要講好場景故事,必須不斷積累故事素材:金句庫、段子庫和故事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