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先學會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體的含水量約佔65%,可以說人就是水做的。喝水是人的第一養生法,喝水看似是件平常的事,而要把水喝對,卻又不那麼簡單。

養生,先學會喝水

按需喝水。人的年齡、體質、氣候及所處地理位置都會影響對水的需求,比如冬季寒冷,人體所需的水自然少些;夏季炎熱,人需要多喝水。喝水的量要因人而異,健康人可通過是否有口乾舌燥、大便乾燥等信號來判斷。比如,正常的尿液顏色應該是淡黃色,如果顏色太深就應該補充水分,若顏色很淺就說明可能水喝多了。

養生,先學會喝水

4個喝水最佳時段。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水,可起到通便、潤腸的作用;午睡後,身體消耗了午餐攝入的高能量,易倦怠,在13:00~15:00之間喝一杯水(綠茶最好),可以防止犯困;晚飯前喝一杯水,可以沖刷人體的生理馬桶;晚上睡覺前喝一杯水可以促進睡眠。這是每天最佳的喝水時段,其餘可按需補充。

不可大口喝猛水。口渴時,不少人習慣“咕嚕咕嚕”地豪飲一番,殊不知,如此喝猛水,會驟然增加心臟負荷;吃飯時喝猛水,則會沖淡胃酸,影響消化。少量、多次、慢飲是正確的喝水原則。把一口水含在嘴裡,分幾次徐徐嚥下,才能充分滋潤喉嚨,有效緩解口渴。

生水要少喝。日常飲水機中經過淨化的水,混合起來對身體無礙,但除此之外的自來水、井水等生水,多含有細菌、病菌、寄生蟲等有害物,用其與開水混合,會帶來很多微生物和毒素,是不可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