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我们不只是在“吵架”

《奇葩说》:我们不只是在“吵架”


追了6季《奇葩说》,很难说要怎么看待这档节目。


有人说它不过是在“吵架”,有人说《奇葩说》带着普世价值的外壳,给人们带来的却只有虚幻的满足感。也有人说:归根结底,它只是一档综艺节目。


《奇葩说》:我们不只是在“吵架”


在摇摆不定的思考下坚定自我。


《奇葩说》的输赢是根据现场观众的跑票数来定的,他们预设观众所持立场是摇摆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几乎每场都会出现大规模的跑票现象。


不同于常规的辩论比赛,这种基于观众的打分模式综艺效果十足,也因为有失公平广受诟病。搞笑,煽情慢慢替代了逻辑链的重要性。


即便是如此,我依然觉得这是当下社会为数不多的好节目。可能只是浅方面的,但它的的确确打开了思考,辩证的大门。


《奇葩说》:我们不只是在“吵架”


东亚文化中最关键的思想是不辩论,求团结,整齐划一行动。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的洗礼。中国家庭心里都有一个切实的,必须要实现的目标——大学。为了走大学这条路,多少思想被当做杂草连根斩断。


而《奇葩说》就是这么一档允许杂草丛生的节目。打破规则,打破刻板印象,支持多元价值和弱者立场,这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奇葩说》:我们不只是在“吵架”


当听过马东说:“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我们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之后我可能还是会因为别人的不理解崩溃大哭。


当听过奶茶说:“俄罗斯方块告诉我们,你合群了,你就消失了。”之后我可能还是要参加各种我不喜欢但是大多数人喜欢的活动。


当听过高晓松说:“你拿诗和远方和苟且斗,你永远斗不赢的。因为苟且有一万种需求,一万种痛苦,而诗和远方只有一种快乐。”之后我可能还会为了一个未来可期拼的你死我活。


但是,那又怎样呢?我想,这就是《奇葩说》的意义。它不是一定要我有所改变,只是在仔细听过不同意见后,更加坚定了我当下所拥有的。


《奇葩说》里映射的,是这个社会最真实的一面。我们的立场摇摆不定,底线和规则也不那么清晰,但心底里总有那么一小块地方,是我们要捍卫的。


《奇葩说》:我们不只是在“吵架”


我誓死捍卫你说废话的权利。


《奇葩说》第六季豆瓣评分再创新低,大家都说《奇葩说》变了。是啊,变了,越来越像一个综艺了。


记得第一季的《奇葩说》观点先锋又锐利,敏感的社会问题被一个一个抛上台面,挑战着这个时代思想的边界。


可终究是回归商业了,逐步的娱乐化,对社会边界的触碰越来越少。热搜上出现的也不再是对观点的发问,更多的是“奇葩”与“奇葩”间的针锋相对。


诚然如此,《奇葩说》依旧是一个远高于同行的节目。在限制和自由之间,在现实和梦想之间,在思考和娱乐之间,找寻语言的艺术。


《奇葩说》:我们不只是在“吵架”


不得不承认的是,《奇葩说》的的确确失去了最初那种舍我其谁的冲劲。辩题,观点不再为建立三观,而去迎合,抛段子,抖机灵为的是吸引更多的票数。


生活就是这样,把新鲜感磨成了安全感,海誓山盟终归要变成正确的废话,把美好鲜活的事物磨的面目全非,利益的冲击下很少有人可以不忘初心。


但自始至终,《奇葩说》都坚定的捍卫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说正确的废话的权利。不同的立场,不一样的持方,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废话的权利。


我想这应该是这个被条条框框所限制的时代下,最温柔的节目了吧。



你好呀,我叫汪先生,自由撰稿人。今日头条:汪先生与喵小姐。公众号:人生实苦 但我很甜。欢迎关注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