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玩動作類電子遊戲傷大腦和眼睛

長期玩電子遊戲的傷害

研究顯示,打遊戲時,85%的玩家更多地使用尾狀核腦區,這說明玩家海馬體受刺激的程度下降,或造成海馬體細胞的喪失。建議,射擊等動作類遊戲應更改設計,去掉GPS地圖功能,促使玩家使用空間記憶認路,避免對其海馬體產生負面影響。

新研究表明,長期玩動作類電子遊戲會使大腦海馬體內的灰質下降,這意味著玩家更有可能得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等腦疾病。因此,神經學家不該繼續使用遊戲療法來提升病人的腦力。

海馬體是大腦中主要負責學習和記憶的區域,包括空間記憶和事件記憶。大腦紋狀體內的尾狀核負責記憶,幫人們記得回家的路或如何騎自行車。

研究顯示,打遊戲時,85%的玩家更多地使用尾狀核腦區,這說明玩家海馬體受刺激的程度下降,或造成海馬體細胞的喪失。

為了查出動作類電子遊戲對海馬體和尾狀核的具體影響,韋斯特與其他幾個研究員召集了97名志願者(51名男性,46名女性),讓他們花90個小時玩《使命召喚》《殺戮地帶》《無主之地2》等射擊遊戲以及《超級馬里奧》系列中的3D遊戲。

實驗開始之前,志願者們必須通過一個迷宮遊戲。在遊戲中,有些玩家會調動大腦的響應與獎勵機制,只顧記清自己往左或右拐了幾個彎;而使用空間記憶的玩家會利用山、樹等遊戲場景中的各種地標走出迷宮。實驗結果表明,利用響應與獎勵系統和空間記憶的兩種玩家,在同樣的時間內,其大腦受到的影響截然不同。前者尾狀核更多地受到刺激,後者的海馬體會更多地受到刺激。相應地,玩動作類遊戲90分鐘後,不用空間記憶的玩家海馬體出現了萎縮。然而,全部玩家在接觸3D遊戲90分鐘後,均顯示出海馬體內灰質數量在增長。

建議,射擊等動作類遊戲應更改設計,去掉GPS地圖功能,促使玩家使用空間記憶認路,避免對其海馬體產生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