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变身「相互宝」,遭约谈究竟经历了什么鬼?

星辰大海,江湖夜雨。

保险的江湖永远不缺故事。


一、“相互保”改名“相互宝”

10月16日高调宣布上线的“相互保”着实在社会上刮起了一阵参保热潮,“相互保”依托“支付宝”巨大流量,诱以“0元加入”超低投保门槛,上线3天客户数破330万,一个多月超2000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挑起保险业内巨大争议。

「相互保」变身「相互宝」,遭约谈究竟经历了什么鬼?

前几天传出监管部门对相互保进行约谈。

但在今天,终于落下了帷幕,支付宝在微博上发表声明称:『相互保』升级『相互宝』。一字之差,原来的相互保本来是保险和支付宝的合作,也宣布解散了,信美人寿退出相互保,升级后的“相互保”由蚂蚁金服负责运营。


升级后的“相互宝”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保险业务,而是一种困难互助服务,按照支付宝的说法,用户加入“相互宝”,先享保障后参与费用分摊,“一人生病大家出钱,守望相助”。这算是一种原始的互助服务,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保险服务。

二、升级变化

新用户可以继续加入,老用户保障不变。

在保障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了三大升级。

一是用户在2019年的总分摊金额不超过188元,如有超出部分由蚂蚁金服承担,回应了此前有市场对分摊费用过高的担忧。

二是将管理费由10%降低到8%,分摊费用将更多用到互助计划上。
三是未来如果参与人数低于330万人,计划也不会立即解散。
「相互保」变身「相互宝」,遭约谈究竟经历了什么鬼?

只要在2018年加入,2019年1月31日前的分摊费用全免,算是一个福利了。

三、为什么被约谈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从此相互宝不再是保险,内涵变了,退出保险圈转为网络互助计划。

一、表面看:

相互保作为保险行业的重大变革,一直争议不断。这次退出,无非是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奶酪。传统的保险公司,都不太喜欢这个搅局者。

保险公司最重要的利润来源,是利差,用预收的保费投资来赚钱。

相互宝,先加入后分摊保费的模式一旦普及,会从根本上冲击传统保险的盈利。而且,类似相互宝模式的产品,在互联网巨头流量的优势下。势必会带来保险市场的利益重新分配,这会打破现有的保险格局。有人看不下去,打不过你,就踢你出局。

相互宝现在转变为互助计划,跟水滴筹、轻松筹已经差别不大。

二、深层看:

影响了国家民生民计大的方向政策

从相互‘保’保障内容看原因:

未满40周岁者,保额30万元;
已满40周岁者,保额10万元;
年满60周岁者,自动退出计划。

疾病高发年龄保额越少,60岁之后作为重疾病症高发期,没有保险,是要生扛吗?重疾疾病治疗费用动不动都要三四十万的,这点金额,太过杯水车薪。

从大肆宣传来看有误导老百姓不花钱有份保险之嫌,但事实真正需要的时候却无法满足转嫁风险需求。如此一来大家都不买保险,救急保命的时候却又拿不到足够的保障,最后还是需要国家来兜底,给国家民生大计带来了反作用。

因此,无论是改了名字,还是变了性质,都是意料之中。


「相互保」变身「相互宝」,遭约谈究竟经历了什么鬼?

四、总 结

保险,有保险公司承保,有保障基金兜底,有保监会来撑腰。

相互宝从保险转为互助计划,虽说分摊超出部分由蚂蚁金服承担。但如果真出了问题,再大的企业,没有保监会做后盾也是脆弱的。而且将来发生理赔闹纠纷的话,投诉都没有负责的部门。

不过作为重疾险短期的过度,或者长期重疾的补充,都是蛮好的。

重疾险的作用,不仅仅只是提供医疗费用,还是对疾病治疗期间经济的一种补充。

对于有车贷房贷压力,而且上有老下有小的老铁来说。

重疾险是标配,真不能省。

保险作为人生的一把伞,带了不一定用,但用时一定要有。

现实生活种保险乱象

保险一交十几年,一保一辈子,好多家庭通过人情买保险,不看健康告知不懂合同条款,理赔又不知道理赔技巧。认为买了保险就有安全感了,可辛辛苦苦交了几年保费,在救急救命理赔的时候却被拒赔,损失非常大。

那我们买的保险如何就能做到100%理赔成功呢?怎么样不花冤枉钱就配置到最适合自己的保险呢?

「相互保」变身「相互宝」,遭约谈究竟经历了什么鬼?

咨询『 MHA082 』免费分享家庭配置保险方法。分享保险科普,不推销保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