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秀美風景 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主持人餘璐:“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光山縣晏河鄉帥窪村,帥窪村是全國文明村、全國生態文化村、AAA級旅遊景區。帥窪村環境優美,自然風光獨特,有美麗的九架嶺旅遊景區和民勝水庫。五一小長假就要到了,大家可以來到美麗的帥窪村進行旅遊觀光和體驗,今天我們就先一睹為快,來感受一下帥窪村的大美春色吧!”】


走進帥窪村,撲面而來的是一片片翠豔欲滴的綠。山綠,水清,空氣裡都是自然的味道,深呼吸一口,還能聞到淡淡的香氣。小編了解到,帥窪村共有山地面積1.4萬畝,全村的山林覆蓋率達到100%。在這裡,可以呼吸到全光山最純淨的空氣。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順著人字形環村路右側前行,首先看到的是帥窪村新村那一排排整齊的樓房,地面乾淨整潔,村民們在門口洗衣、聊天,悠閒愜意。新村有192戶居民,水、電、排汙管道等基礎設施功能齊全。路旁的文化牆展現了美麗文明的新村風貌。新村的東側是佔地21畝的村級文化廣場,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可供人們放鬆休閒。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路的另一邊是一條清澈的小河,一座座小巧玲瓏的拱形橋臥在兩岸,休閒小亭子點綴其中,綿延數里,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古樸的帥窪村部和旅遊服務中心就坐落在小河一旁。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沿帥窪村的環村路至九架嶺,可以欣賞到獨具特色的曾塝、餘衝、白果樹灣、千鵝衝等美麗的村落,周邊建起圍欄,路面乾淨整潔,池塘裡也裝了淨化水設施。古老的磨盤、重裝的水車、廢棄的豬槽都成為設計元素,具備豫南特點的青磚古瓦、劈柴垛起柴扉牆,精心修葺的土胚房,隨意妝點的小竹林,綠葉成蔭的參天古木,青山薄霧中的繚繞都成為城裡人流連忘返的風景。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曾塝村民組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餘衝村民組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白果樹灣村民組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千鵝衝村民組

帥窪村鄉村建設遵循《周易》建築風水理論,順應自然、天人合一,依託現有山水風光,讓村莊融入自然,讓居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沿著寬敞的鄉村道路“奔騰”到九架嶺山頂,站在觀景臺上,北可見淨居寺紫雲塔,南可見新縣境域,滿目蒼翠,一望無際。九架嶺之綠,在縣城是看不到的。馬尾松、杉樹、油茶樹、楊樹等各類樹木達上百萬株,形成片片密林。到了夏季,山高林密、氣溫涼爽,各種鳥類在此棲息。山林滋養著人,也滋養著各種野生動物,野豬、野兔、野雞、野山羊在山林間自由生長。登山途中,行動敏捷的小貂鼠從環山路上一躍而過,偷偷回望我們,並不怕人。在這裡,人與動物的和諧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成為了當地人的生活準則。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千年枸骨樹、五百年銀杏樹、百年古柏樹都得到了應有的保護,成為村裡的另一道風景。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沿九架嶺行走至山下,便是庫容300萬立方米的民勝水庫,碧綠的庫岸,清澈的湖水、優良的水質,不僅成為當地人飲用水源地,也是遊人休閒垂釣的好去處。村裡有10餘家農家樂飯店,各類菜品來自原生態,口味地道,妥妥的“人間美味”,也是遊人理想的用餐地。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帥窪村村委會主任曾昭剛介紹說:“2019年,帥窪村被審批為3A級旅遊景區,地域特色一嶺一庫,東西走向的九架嶺橫穿全境,庫容300萬立方米的民勝水庫鑲嵌其中。春賞蘭花嬌,夏聞野花香,桂花遍地開,臘梅競芬芳,長年四季,可聞花香。負氧離子含量高,是人們嚮往的旅遊勝地,熱情好客的帥窪人歡迎您來我村度假旅遊!”】

▲帥窪村村委會主任曾昭剛採訪視頻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五一旅遊景點推薦之一:秀美風景,多情帥窪


監製/蔡大恩 裴仁和 方明利 責編/梅曙賢 鄒璐 餘璐(實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