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四十三歲那年為什麼改年號為元鼎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秋風辭

意思是:秋風颳起,白雲飛。草木枯黃雁南歸。秀美的是蘭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難忘懷。乘坐著樓船行駛在汾河上,划動船槳揚起白色的波浪。吹起簫來打起鼓,歡樂過頭哀傷多。年輕的日子早過去,漸漸衰老沒奈何。

劉徹四十三歲那年為什麼改年號為元鼎

元鼎四年秋,也就是公元前113年。這個時候漢武帝已經四十三歲了,而他整個在位時間是六十九年,漢朝對於匈奴的戰爭已經漸漸的進入了尾聲,為了對自己的功績進行宣揚他打算去宮外面走一走。

對於皇帝來講出宮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因此劉徹也沒有走得太遠只是在長安周圍走走。關中的秋天應該是全天下最美的吧,樹木在經過一年的辛苦之後都開始紛紛的結出果實,而太陽也將樹葉曬得紅彤彤的煞是好看,再加上還有點黃色點綴其中劉徹對眼前的一切十分滿意。

劉徹四十三歲那年為什麼改年號為元鼎

不過雖然景色很美,但是這已經是秋天了本來就是一個悲傷的季節。而且就在不久劉徹就批覆了一批秋後問斬人員的名單,於是他也有些悲傷地唱道:“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古代四十三歲就已經算是老人了,更不用說皇帝這種平均年紀不超過四十歲的職業人員。因此劉徹本來有些出來遊玩的開心此時卻有些失落了,他這個年紀也該考慮身後事的時候了。

“陛下,前面就是后土祠了?”一位宦官在這個時候過來稟報道。

劉徹四十三歲那年為什麼改年號為元鼎

劉徹其實也看到了后土祠只不過他的心思並不在上面而已,祭祀后土祠只不過是他想來這裡的一個理由而已。而且他最害怕那種祭祀的禮節了,繁瑣的不行而且還不能簡化。

“命令所有人上岸準備,朕要祭祀后土大尊。”既然是用這個理由出來遊玩的,那就繼續下去畢竟君無戲言,於是劉徹直接命令道。

“是。”那位宦官在回答了一聲之後立即下去傳令了,祭祀這種事情是不能有絲毫馬虎的。

漢代的祭祀行的是周禮,因此過程相當的繁雜,劉徹一行人大約是上午開始準備的,等整個流程走下來已經是晚上了。因為祭祀的過程中是不能進行吃喝的,所以隨行的所有人早就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劉徹四十三歲那年為什麼改年號為元鼎

劉徹也餓了,不過看到桌子上面的羊肉一點胃口都沒有,於是他命令道:“去給朕抓條魚來?”

對於皇帝的要求內侍們當然要遵從和滿足,因此就在茫茫的夜色中幾個內侍帶著一些士兵駕著船來到了洶湧的黃河水面開始抓魚。

劉徹因為有點餓所以只能吃點桌子上面的食物,只不過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大口地吃,而是一點一點的吃。

就在這個時候一份急報傳遞了進來:“報,陛下雁門南和縣遭到匈奴劫掠損失慘重。”

“看樣子還沒有打疼那些廢物,命令雁門守軍立即出擊對方圓五百公里之內的所有匈奴部落進行掃蕩。”劉徹直接命令道,而旁邊的內侍也開始撰寫命令。

劉徹四十三歲那年為什麼改年號為元鼎

對於這場劫掠劉徹並沒有放在心上,這些年他已經對匈奴進行了多次的戰爭,已經將匈奴的有生力量給打光了,至於這些跳樑小醜他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內侍將命令撰寫好之後恭恭敬敬地遞給劉徹看了一下,在沒有問題之後他直接掏出打印蓋上就讓那位傳信的士兵帶著命令回去。

經過這麼一折騰劉徹連吃魚的心情都沒有了他開始讓宦官將奏摺拿過來進行批閱,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一位內侍用很快的速度進入營帳哆哆嗦嗦的彙報道:“啟稟陛下,前去打魚的人撈出了一個大鼎。”

“大鼎。”劉徹有些感興趣了,於是直接起身想去看看。

劉徹四十三歲那年為什麼改年號為元鼎

鼎在古代是一種禮器,在黃河中撈出一個大鼎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等劉徹來到放置大鼎地方的時候周圍早就圍了很多人,這其中就由禮官。

“陛下,這是大禹鑄就的九鼎之一啊,上天有好生之德,這是天意,恭祝我大漢國運昌盛。”禮官看到劉徹到來直接跪倒在地大聲地呼喊道。

而就在同時周圍的所有人都跪下大聲的喊道:“國運昌盛。”

劉徹此時那是意氣風發,他沒有想到在這個地方竟然會有這麼大的一個驚喜,於是有些激動道:“上天待我不薄,今日祭祀后土娘娘的大禹九鼎之一,朕決定改年號為元鼎。”

“是。”群臣大聲地回答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