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風有信,一葉知秋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2019年8月8日

立 秋

小丰时令|凉风有信,一叶知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

涼風有信,一葉知秋。夏天還沒離開,秋天就這樣急匆匆地走來。

“立秋涼風至”通常是北方人才能體會到的幸福,在南方往往還是“秋後一伏熱死人”,並且雨水不斷,除了熱,還有溼的困擾。

小丰时令|凉风有信,一叶知秋

立秋三候

一候,涼風至。西方淒冷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的熱風。

小丰时令|凉风有信,一叶知秋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涼風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露,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小丰时令|凉风有信,一叶知秋

三候,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知了、知了”的叫個不停。有詩《立秋》曰: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裡話豐收。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

小丰时令|凉风有信,一叶知秋

氣候特點

“立秋”到了,但並不是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來了。劃分氣候季節要根據“候平均溫度”,即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時節。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小丰时令|凉风有信,一叶知秋小丰时令|凉风有信,一叶知秋

立秋習俗

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小丰时令|凉风有信,一叶知秋

曬秋

每年立秋,隨著果蔬的成熟,篁嶺進入了曬秋最旺季節。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小丰时令|凉风有信,一叶知秋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城裡人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小丰时令|凉风有信,一叶知秋

秋忙會

秋忙會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有與廟會活動結合起來舉辦的,也有單一為了秋忙而舉辦的貿易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規模和夏忙會一樣,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具生產市、布匹、京廣雜貨市等。現今把這類集會,都叫做“經濟貿易交流大會”。過會期間還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目助興。

小丰时令|凉风有信,一叶知秋

飲食養生

暑氣未消,小心“陰暑”

立秋前後,天氣依然十分炎熱,許多家庭和公共場所都有空調,長此以往就會導致風寒溼邪侵襲機體而引發“陰暑”。另外,立秋時節,遇到颱風降雨,突然降溫,受到陰寒之氣侵襲,也是誘發中陰暑的原因之一。因此,要預防陰暑的發生,不可過於貪涼。

早臥早起

立秋時節,秋高氣爽。如果晚上早一點睡,就能夠積聚我們身體內陽氣這樣我們才能夠有精氣神。而早起的話可以使肺氣得到舒展,防止收斂太多。

並且立秋時節氣溫變化大,所以衣服不宜穿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因此要根據氣候變化,適當增減衣服,以免身體受涼。

小丰时令|凉风有信,一叶知秋

立秋需養肺

立秋後陽氣便會轉衰,陰氣日上。中醫上認為,肺部和秋季相應,然而秋天天氣乾燥,這樣就會有損肺部,如果腹部虛,那麼身體對於外界環境刺激的抵抗力便會降弱。那麼人就會容易生病,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要養好我們的肺。

要讓肺健康工作,首先得潤肺,最好的辦法就是食療,即多吃潤肺的食物,例如:銀耳、百合等。

小丰时令|凉风有信,一叶知秋

立秋飲食注意

秋季進補宜以養陰清潤為主。秋季應該多吃熟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在秋季要做到少食多餐。

立秋了,秋天正款款而來

忙碌了一天的你,黃昏來臨之際

出去走一走,賞落日歸鴉,聽蟲唱鳥鳴

好好生活,好運氣,或許就在秋天!

小丰时令|凉风有信,一叶知秋小丰时令|凉风有信,一叶知秋
小丰时令|凉风有信,一叶知秋

主 管:中共都江堰市永豐街道工作委員會

都江堰市人民政府永豐街道辦事處

主 辦:都江堰市永豐街道綜合科

主 編:劉 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