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九歌》一葉知秋,韓非VS蓋聶,論劍!

《天行九歌》一葉知秋,韓非VS蓋聶,論劍!

《天行九歌》一葉知秋,韓非VS蓋聶,論劍!

《天行九歌》一葉知秋,韓非VS蓋聶,論劍!

1. “百家學說,亦有分野,如同鬼谷絕學,分縱與橫。”

“儒分為腐儒和王儒,俠也有兇俠與義俠。”

這兩句話是在蓋聶提出自己的疑惑(應該是為自己,也為嬴政問)後,韓非所答的。

之前總是看到一些人在說,既然韓非子的著作中提到過“儒以文亂法,俠以武亂禁”,那還安排他和衛莊張良相識做什麼,一句“儒以文亂法,俠以武亂禁”,直接把今後鬼谷橫劍傳人與儒家學者都給否定了。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為什麼不是?原因如下。



《天行九歌》一葉知秋,韓非VS蓋聶,論劍!

先來看韓非的身份。

他師從荀子。

荀子是戰國末期的趙國人。歷史上,他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稷下學宮的最高職位) ,融百家之學,曾出使秦國,也曾與臨武君在趙孝成王面前議兵。

他是儒家學者(歷史上人有不少學者懷疑他的身份,此處暫且不論),但十分主張“天人”的學說,也就是有些偏向道家的學說。

他認為天人互不相干,主張“敬其在己者”,而不是“慕其在天者”,通俗一點說就是——

荀子認為,人為的努力比上天的眷顧更重要。

我認為這一點在劇中表現得很好,序章開頭就是他與韓非的天人之問,足見老師對學生的影響之深。

2. “腐儒一味求聖人治天下,輕視律法的疏導。”

“如果必須一年四季每日都是晴天,才可以五穀豐登。以此治天下,忽略了人性善惡,未免不切實際。”

所謂“腐儒”一詞,出自《荀子·非相》,就是指光會讀書,愛紙上談兵,誇大道德的重要性,可真正遇到事情卻不知所措的一類人;

而“王儒”,即”大儒”,便是指那些學識淵博,品德高尚,不拘泥於所謂的“道德準則”的條條框框,真正心懷天下的人。

加一些典故在此處:

《荀子·儒效》:“通則一天下,窮則獨立貴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蹠之世不能汙,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

《荀子·儒效》:“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統類,如是則可謂大儒矣。大儒者,天子三公也。”

所謂“兇俠”,劇中也有解釋——

3. “俠為仗劍者,兇俠以劍謀私慾。”此時背景出現了一把寶劍插在金幣堆裡的畫面,可見韓非是指那些仗著自己有一身本領去欺負無辜弱小的偽俠者。

例詞:兇強俠氣。意指粗暴強悍,以力欺人。俠在這裡指“要挾”。俠氣,以力欺人,為人霸道)。——《世說新語·自新》

所以,兇俠是欺人之人,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並不配被成為“俠”。

而說到“義俠”時,畫面中出現的是一個人持劍保護身後之人的畫面。

義俠即行義除暴之俠士,這一類的俠者用自己的力量去保護弱小的人,相信秦時裡的大叔已經很好的為大家呈現出了何為“義俠”,不多說了。

《天行九歌》一葉知秋,韓非VS蓋聶,論劍!

這之後,韓非又說——

4.“孟子曰:‘雖千萬人,吾往矣,乃是儒之俠者。”

這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話意思是:縱然面對千萬人的(阻止),我也勇往直前。

足見韓非對“王儒”與“義俠”的贊同,我自己認為他的引用也很好的從側面體現了他無畏無懼,對不知結果的未來選擇勇往直前的一種精神。

因此,句中的儒與俠並不是指衛莊張良等人,而是指腐儒與兇俠,希望大家不要再總是揪著“儒以文亂法,俠以武亂禁”不放啦。

在韓非回答了這個問題之後,蓋聶繼續問道:“看來九公子對劍也頗有研究?”

韓非答在他們兩人面前論劍未免貽笑方家。

5. 貽笑方家

這個詞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只簡單解釋一下“方家”:本義是道術修養深厚精湛的人,後多指飽學之士或精通某種學問、技藝的人。

典故出處: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緊接著,韓非說,莊子有一篇《說劍》倒是頗得他心。

6.莊子的《說劍》

原名《莊子·雜篇·說劍》。注意:我查到網上說有人認為這一篇是偽書,不可從之,在此不多做討論,只論這一篇文章的內容。

全文極長,重點內容總結如下:

趙文王非常喜好劍術,於是其下門客多達三千餘人,經常互相打鬥,死傷無數,因文王為此花費不少金錢,很快國力衰退,太子悝請來莊子勸文王。

文王見到莊子後問他劍術怎麼樣,莊子曰:“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名句啊!還有莊子真是一點都不謙虛的)

後來文王讓莊子和幾個人比劍,莊子說他有三種劍,容文王聽完他解釋後選一種來用。

趙王當然同意了,莊子接下來說的話就是韓非在正劇中引用提煉的話。

韓非的提煉:“以勇武為鋒,以清廉為鍔,以賢良為脊,以忠聖為鋏,為諸侯之劍。”

即拿智勇做劍尖,拿清廉做劍刃,拿賢良做劍脊,拿忠誠做劍柄,是諸侯的劍。

順便說一下,鋏的意思是劍柄:

典故出處:

在此帶長鋏之陸離兮。――《楚辭·涉江》

長鋏歸來乎!――《戰國策·齊策》

重點來了!

韓非所說的是:“以七國為鋒,山海為鍔。”

即用七國做劍尖,山海做劍刃。

“制以五行,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

即靠五行來統馭,遵循陰陽的變化而進退,遵循春秋的時令而持延,遵循秋冬的到來而運行。

7. “亂世重典,法可以懲惡,也可以揚善。”

這個之前基本上解釋過了,典故最早見於《尚書》中的《呂刑》:

“盛世施仁政,聖道懷柔致遠,德也;

亂世用重典,王道殺伐震懾,法也。

德正本,法治標,德法皆仁,標本兼治,天下太平也。”

亂世之中,需要用嚴苛的法律約束庶民。

法律的作用因時代而異,用好它,才能顯現出其益處來。



《天行九歌》一葉知秋,韓非VS蓋聶,論劍!

劍雖雙刃 關鍵卻是在執劍之人


《天行九歌》一葉知秋,韓非VS蓋聶,論劍!

8. “劍是百兵之君子。”

劍被稱為“百兵之君”,君是君子的意思,古時文人學者都講究配劍,一方面舞劍以鍛鍊身體,一方面可以用於防身。

好了,這時一葉知秋上半部分,歡迎討論~很多人說玄機再水,確實很慢,但是,水的很認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