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門》讀後感:你不必非要進入那窄門之中

最近看的這本書是《窄門》,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作品,作者紀德,活著讓“右翼和左翼的正統者聯合起來反對他”,死了人們老大不樂意還得寫悼念他的文章,簡直皮得不得了。然而在這種皮得不得了的人生之下,我看到的,卻是他的真實和正義。當然,這些是後話了。

紀德生於1869年的法國巴黎,父親是巴黎大學法學院教授,母親是天主教教徒。紀德從小接受兩種矛盾的教育:母親認為“孩子應當順從,而不需要明白為什麼”;父親則傾向於“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向我解釋清楚”。

1880年,於他十二歲那年,父親去世,兩年後的年底去舅舅家,對錶姐萌生愛意。

1895年,母親去世之後的一個月,他與表姐訂婚,於當年十月正式成婚。

可以想見,在兩種矛盾的思想加清教徒式的家庭教育之下的紀德,那終於可以放飛自我的心情。也是此時開始,他重新煥發了青春的激情,感受生活中的一切,尋求著一種“真實的人生”。“不是原原本本地講述他經歷的生活,而是原原本本經歷他要講述的生活。”

《窄門》出版於1909年,故事的主線,便是“我”傑羅姆和表姐阿莉莎的感情演變,期間不時穿插著表妹朱麗葉的人生作為副線與之形成巧妙的對比。

《窄門》讀後感:你不必非要進入那窄門之中

全書共八章,可以簡單概括為:1、父親去世,對錶姐阿莉莎的感情萌芽;2、母親去世,與表姐阿莉莎的感情升溫;3、表妹朱麗葉對自己的愛慕,阿莉莎想要讓出幸福;4、表妹朱麗葉的愛慕無果,嫁給了不愛的葡萄園主;5、男主服兵役,和阿莉莎只能通過書信往來,期間表妹朱麗葉的孩子都生了;6、男主服完兵役,對自己不自信,重逢的相處略顯尷尬;7、再次重逢,對錶姐阿莉莎的清教徒式改變感到失望;8、阿莉莎去世,日記曝光,男主陷入巨大的遺憾和悲痛之中。

可得而再不可及,謂之遺憾。兩個人明明彼此相愛,卻因為清教徒式的壓抑,而使女主憂思成疾,使男主抱憾終生,讓人不免有些唏噓。

紀德曾經指出《窄門》是“對某種信仰狂熱傾向的批評”。人類給自身製造的最缺乏理性的行動,其中就有宗教狂熱這一項,它常常將人的意志消磨殆盡,然後造成盲目地順從與對個性的嚴重壓抑。

小說裡,教會對阿莉莎的思想並沒有進行直接的侵蝕,只是描寫阿莉莎對牧師的佈道之後的心理變化,及其所產生的深刻影響,然而恰恰就是這種影響使得阿莉莎認為自己是傑羅姆“進入窄門”的阻礙,從而把自己的愛情給扼殺在了搖籃當中。

至於男主傑羅姆,他也一樣。在宗教的影響下,他不敢放開自己的感情,自由地去愛。他不敢正面面對阿莉莎;與她接近的時候,他卻自以為“配得上她的最好的行動就是馬上離開她”;當決定向她求婚的時候,他多次拖延;想與她親密的時候,他壓抑著自己的熱情。他同阿莉莎一樣,追求在道德上的完美,實現精神的純潔,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卻失去了得到幸福的機會。

顯然,小說中男主的選擇和紀德的真實選擇是不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